李华:“姐夫,我们……”

王铮轻笑:“真是奇思妙想,对不对?”

李华:“……”

前朝昊朝取消科举七十年,官僚选拔体制完全掌控在世族手中,哪怕在末期开放了“科举”,也并非后世中所想象的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是前前朝开创的,只在极小的范围中使用,制度并不完善,更因门阀天下,世家势力常常高于皇权,还保留有许多九品中正制的特色。

比如,卷文批阅并不糊名,考中与否与考生本身的名气也有关系;不脱衣验身,保留士人尊严;考官也比较固定,基本为各家学说的博士和天子重臣;频繁开设的春闱秋闱也没有那么固定的流程。

甚至,一些门阀士族的考生,还可以获得单独的房间,有书童磨墨、美人举扇,以示世家清贵。

李华之前差点被抓舞弊,就是因为他提前找了别人代替他进考场,却因为户籍的缘故,在伍人连保的环节,被他一直以来相互作保的同乡发现了端倪。

聪明的李公子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就从中发现了漏洞:

既然有美人执扇,美人嘛,自然是家婢妓女。

家奴水平有限,可这风月场上的女子,毕生所学、呕心沥血,才华从不输旁人。

携带妓女进考场别人看这群膏粱子弟,只是以为是荒唐的风流与权贵,也就不会被阻止了。

而这样荒唐的行径,竟真的在暗中执行了许久。

李华黑着脸:“可是,他妈的!”

“如果被抖出去,姓顾的又要在科举上削我们的权!”

真是旁支扶上去的蠢货,脑子还没有李明珠的鼻屎大。

王铮的笑愈发显露在唇角,眼睛却已经往门那儿瞥:“一个游街能影响什么。你以为她们是谁指使的?”

“诶呀呀是谁指使的呀?”

清亮的少年嗓音从外边响起,笑意盎然,尾音轻挑。

李华的脸上顿时被震惊和难堪笼罩,磕磕巴巴地说不话:“殿、殿下,您……”

顾瑶一手将高马尾甩到肩后,一手推开了牢房的门,扫了一眼李华:

“我?好巧呀,我也姓顾。”

李华噎住了,脸胀成了猪肝色,下意识地向王铮投去求助的目光。

王铮甚至没有留给李华一个余光,笑着对顾瑶说:“王爷!”

他穿过那群官员仆役,步履轻快地走到顾瑶身边,与顾瑶并肩而立。

王铮的笑语里带着些哼哼:“好啊,你可算来啦?还以为你要和宋时清汇报个几天几夜呢。”

顾瑶学着他那有点乖甜的语气:“好嘛,好嘛。宋大人可没空和我汇报个几天几夜。”

王铮:“嗯,都是忙人,就我闲,所以什么时候想到我了,再把我捡起来好了!”

顾瑶被他那语气给逗笑了:“哪有?什么时候都想得到你。”

顾瑶说完,正了正色,眼神挨个刺过在场的人员,看见那些家仆混杂在官吏之中,竟然都摆出了一派自然的模样。

李华也消退了难堪,重新拾起恭敬的笑容,但并未看出几分针对顾瑶的惶恐,反而更多地在观察王铮。

顾瑶对这副世家的做派再熟悉不过。

这些人里,总有几个好像是真情实感地觉得天下依然是五姓瓜分,将朝廷官员当作家奴使唤,偏偏还真有不少士人以他们马首是瞻。

顾瑶正是沾了其中不少的好处,王府里的官员安排升迁从来都比旁人轻易许多,封地的赋税也相当好看,还能锱铢不少地送到他的手里。

“王爷,我们私下谈这些事吧。”

王铮开了口,得到顾瑶首肯后,再吩咐他们妥善安置花魁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