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停初来,又无人引路,难免有些怯场,他没动,靠着竹林小心观察。
外门弟子打扮多随性,并无统一装束,男子有的赤脚袒胸,有的长袍对襟,或雅或俗,不拘一格。
女子偏爱飘逸服饰,戴冠,悬玉,罩披帛。且大多好清雅之色,少朱红多蓝白。
殷停愈看愈觉得,那些女子的打扮有些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
他将视线从人身上移开,着目落在摊位上,有卖符箓,摊主作书生打扮,只看外表约莫有三十许岁。
他手指骈成剑指,夹着张黄符,吹一口长气,手一松,黄符飘扬落地,化作一只肥硕的兔儿。
也有卖丹丸,摊主是个年岁尚轻的女子,摊前立着个木牌,上面用符文标注着丹丸价值。
殷停心痒,好奇压过了怯意,迈着步子靠近摊位。
他听秋芽提过,外门中的买卖来往,不收俗世银钱,也不收篾钱,而是收一种蕴含灵气的石头灵石。
他自然是没有灵石,不过光是看,也能让他这实打实的乡巴佬过足眼瘾了。
将数十摊位挨个逛了一遍,殷停发现一个专售舆图的摊位,粗略看去,不仅有外门舆图,还有姜国、襄国,等各国地形图。
这还仅是殷停有概念的地方,其余的诸如百兽谷、无妄海、绝剑峰,这些地方他更是听也没听过。
外门舆图能用篾钱购买,大抵是为了照应新入门的弟子,殷停大松口气,正巧秋珩给他的篾钱还有剩余。
他买来舆图,一面走一面对照着瞧,对外门形式总算不是睁眼一抹黑了。
外门拢共划分成四坊,以悬挂旌旗的不同颜色做区分。
朱红唤作聆音坊,里面分设启知、开慧、明性、修身,四堂,为弟子授法解惑。
殷停顺着看去,朱红旌旗飘扬的地界内,有四座高大的竹楼格外醒目。
他收回视线,转向另外一处。
靛青唤作丹禄坊,除却丹药符箓,外门中的一应买卖来往也都在丹禄坊进行,不过在丹禄坊中出售物品需要租赁商位,若是囊中羞涩,便可如殷停方才所见的那些人一般,席地而为。
宝蓝唤作飞鹤坊,是弟子们的住处,并无甚可说。
玄黑唤作置物坊,其中设有执事,为门中处理世俗之事,秋芽提到的后善堂也在此坊中。
殷停卷起舆图,高昂的兴致像被泼了盆冷水,整个人都蔫了。
偌大个外门,竟无一处吃酒喝茶听小曲之处!
殷停心中愤愤,难怪师父不爱在门中待,就这般枯燥乏味的地儿,换了真佛来也得憋出病!
但就这般平淡地回去了,他也觉得不甘心。想他为了出来,连算计同门的歪路子都使上了,什么也没看着就回去倘若东窗事发,岂不冤枉死?
如此想着,殷停在漫无目的闲逛起来。
他性子活泛,闲不住,便想拉着人说话。但这外门中的人也古怪得很,个个都像带着层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罩子,根本靠近不得。
脾气坏些的,只给个白眼,性子好些的便给个笑,但言辞间的冷漠藏也藏不住。
几回下来,殷停便如霜打的茄子一般,颓丧着脑袋,脚步也慢了。
不知不觉间,他竟误打误撞地走进了聆音坊,坊前的木板上用符文写了一段话启知堂,闵执事当番。
殷停正是闲得发痒,当即取出舆图来,对照着往启知堂去。
不时,隐有人声传来,声音繁杂,不止一人。
殷停心头一喜,加快脚步。
一座四层高的小楼映入眼帘,小楼飞檐吊角,上挂铜铃,匾额上的启知二字同样以符文书就,不过这题字的人造诣极高,这两个符文由他写来,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