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 / 3)

奶奶虽口口声声替大奶奶惋惜,可到了真用人的时候,却又嫌这嫂子笨嘴拙舌,不愿分出管家的权来给她,宁可自己一个人大包大揽,把全家人使得团团转,出尽了风头。

而大奶奶宋氏原本就为了银瓶不大自在,如今眼见三奶奶逞能,一脸得意地忙进忙出,更生了一肚子闷气,索性把自己气病了,连第一天的筵席也没起来张罗。

向来大筵席要连着三天,第一天是用来招待自家的亲戚。

宋氏娘家也来了不少,宋夫人惦记自己的闺女,在前头略点了卯,便带着宋小爷到了府后的大房探望。

大房住着个三进的院子,大奶奶蓬头散发倚在红木栏杆床上,见了亲娘唉声叹气,絮叨个不住。宋夫人便劝道:“姑娘快想开些罢!娘也知道你受委屈,只是姑娘做大嫂子的,上头有老太太,三奶奶年纪又小,一家子骨肉,磕磕绊绊,舌头碰牙免不了。以后日子还长着呐,只管生起气来,以后可怎么办?”

大奶奶冷笑道:“一家子骨肉?阿弥陀佛,一个个不把我的头踩下去还算罢了!那赵家的一向在老太太跟前讨好儿,如今又来了个劳什子银姑娘,更是个爱八哥儿的。成日家我们孝敬点吃食,老太太吃了两口,就要说‘剩下的给银姑娘送过去’,原来我们都是孝敬她了!这还只是个通房,赶明儿二爷真娶了奶奶,还有我的立足之处么!”

宋夫人笑道:“二爷有本事,他跟前的人也难免得脸些。姑娘有这会子生气的,倒不如算就算计,咱们若能和她牵上点什么关系,没准儿还能和二爷亲近些,将来你弟弟的前程也有个门路。”

大奶奶天真烂漫,一心想着撒气,合上眼恨恨道:“罢、罢、罢,人家是有时运的姐姐,二爷心坎儿上的人,我这穷官儿家的女儿又凑什么热闹?随我自生自灭,死了就完了,你们的事我也管不了了。”

大宅门里的妇人,灰心起来总是要死要活,恨不能立即青灯古佛,了此一生,然而睡一觉起来,该置气也还是一样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