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灵也很生气,但比怡和公主还是要冷静些,听说李映竹并未受伤,皱眉道:“肃王是先帝的亲堂弟,也是有些功绩在身上的,他还是阿姐的长辈,要想动他的孙子,只怕不那么容易。”
新帝继位才三年,根基还不够深,肃王和那些世家权贵关系不错,若要倚老卖老,新帝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怡和公主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亏,她恨声道:“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一声不吭,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吗?”
李湘灵还没有想到办法,花容柔柔开口:“此事虽然是乌龙,但并不是公主的错,该头痛的人应该是肃王的那位孙儿。”
李湘灵跟着点头:“对啊,现在城中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肃王就算不要老脸,也要出门见人的,总要拿个说法出来才行。”
怡和公主定了定神,让人出去打听了一番,觉得这些声音还不够大,便又添了把火,把赵怀瑜在风月楼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全都宣扬出来,一时间赵怀瑜成了人人唾弃的禽兽,肃王府门口也被人偷偷丢了臭鸡蛋和烂菜叶。
瀚京有女儿的人家多了去了,赵怀瑜连怡和公主的女儿都敢肖想,普通人的女儿要是被他看上哪里还有活路?
是以人人都把赵怀瑜视作祸害,恨不得亲手除掉。
肃王得知此事把赵怀瑜也痛打了一顿。
赵怀瑜寻乐子的时候,手段残忍的很,轮到自己挨打就怂了,抱着肃王的腿痛哭流涕说自己再也不敢了,而且他玩的都是越西人,绝不会对自己的同胞动手。
肃王也没把越西人当人看,他勉强消气,绑了赵怀瑜到永安侯府想要道歉,却吃了个闭门羹。
怡和公主直接带着女儿进宫陪太后了。
说是陪太后,实则是告状。
纵然赵怀瑜玩的是越西人,但他对小姑娘有癖好这件事是不争的事实,谁能保证他以后真的不会对身边的小姑娘下手?
太后是心疼怡和公主的,却也是第一次听说风月楼还有小孩子,她安抚了怡和公主一番,晚上请皇帝来自己宫里吃饭。
母子俩闲聊了一会儿,太后才提起这件事,幽幽的问:“风月楼有小姑娘,这件事你知道吗?”
“儿臣也是最近几日才听闻这件事的,”皇帝如实回答,而后又说,“越西和昭陵世代为敌,不知杀了多少昭陵儿郎,双方不可能因为一纸降书就这样和解。”
越西人骁勇善战,尤其擅长骑术,若能为昭陵所用,必然能让昭陵所向披靡,而且他们的地域广阔,若是发展农耕,也能增加粮食产量,但这中间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皇帝也很苦恼。
太后点点头,她是能理解皇帝的难处的,但接下来她说:“当初哀家与你父亲决裂,除了他色令智昏,还因为他草菅人命,不把黎民社稷放在心上,哀家和你皇祖父都希望你能做个明君。”
越西已经归顺,那越西人就也是昭陵的子民,一个明君不应该放任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有这样惨无人道的暴行存在。
皇帝脸上一热,低声说:“儿子明白母后的意思,儿子会好好处理这件事的。”
皇帝还很年轻,家国大事压在他的肩膀上明显有些过于沉重了。
太后叹了口气,放软语气说:“你虽然是九五至尊,但天下不是你一个人的天下,你不要总听到耳边有多少反对的声音,还要看看身后有多少人在支持自己。”
赵怀瑜的事惊动了朝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认为赵怀瑜行事虽然荒唐了些,但并未触犯律法,只要好好跟怡和公主道个歉就行了,也有人认为赵怀瑜做的这些事天理不容,应该严惩不贷,才能安民心平民愤,这件事最终落到吏部。
毕竟吏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