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段的时候,有人提到:【我说句我的想法,你们轻喷,我感觉那个某音上的那个片段有点像是她的风格,因为我本人是她的粉丝,那个《探视》我看了好多遍了,看完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美人自刎的片段她的拍摄风格莫名很像,真的是直觉,大家轻喷,轻喷!】
不幸这个自称是陶萄粉丝的家伙,最终被喷成了筛子。
因为没人觉得,这样厉害且画风独特的片段,真的出自一个年轻导演之手,虽然,在两个影片对比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感觉到,美人自刎那一段里,确实有很多地方与《探视》的拍摄逻辑有某种说不上来的同质性。
只是到最后,那些反驳的人,也逐渐不确定了。
*
不过,很快大家的疑惑便得到了解答。
因为在几天过后,陈路就接受了京电的采访,在采访中,陈路聊到了网友们最近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面对着镜头,陈路非常坦然的告诉采访者,道:“陶萄有在我的电影里单独掌镜,其中有一段在网上流传很广,那便是那段自刎的戏,如果有看过我电影的影迷们应该知道,那完全不是我的风格。”
采访者压下心中的惊讶,又继续问道:“那您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片段交给陶萄拍呢。”
“那个时候您又是怎么认识她的呢?”
“那个时候我也不确定,她还只是我的助手,我心血来潮想让她试一下,于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至于为什么非要把这么重要的片段交给她……”陈路不知想到了什么,淡淡笑了一下,“我想时间会给出答案。”
“你看现在,时间不就给出了答案么?”
“可她那时候毕竟还是一个新人啊。”采访者下意识问道、
陈路摇了摇头:“你如果接触过,就会知道,有时候某些人就算当时身处不起眼的位置,但只要你你遥遥望过去,你就会发现她是在发光的。”
“那时候她交给我的简历,在剧组的状态,偶尔的沉思,都让我感到,她不会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说罢,陈路停了一下。
采访者有些不明所以。
陈路望着那采访人员道:“再者,很多时候,不是我给了机会,对方就会有勇气抓住的。我敢给机会,有的人也不一定敢拿。”
“可那时候,就像在如今某些人眼中陶萄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那时候她在我这里,除了拥有我不太确定才华之外,同样也是一张纯粹的白纸。”
“我指的是,她从来没有过任何掌镜的经历,那是她第一次来剧组实习,更是她第一次指挥现场的那么多人。”
“可是面对我给的机会,那时候不算是机会……只能说是一个尝试而已。”
“她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我从没见过那么果断的又冷静的女孩。”
“我同样不敢相信几个星期的时间,她就通过观察我的拍摄过程,学到了如何掌握整个拍摄的能力。”
“有条不紊从布景到演员了,从镜头的方位到拍摄的技巧,她都调配得很完美。”
“所以比起所谓的机会论……”
“我的心里话是我很感谢她。”
“她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拍摄方式,也让我的《大将军》成为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重要的是,她是无偿帮忙。”陈路眨了眨眼睛,说了句俏皮话。
“所以,她是我电影的导演之一,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助手,从任何层面看。”
“之后我会把她在电影里拍摄的片段单独罗列出来,网友们不用再疑惑了。”
“尊重才华和实力。”
“不过稍微透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