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长,而那些亲人朋友的每一次死亡都磨灭他身上的一部分人性。
同样的,里昂一家人也是整个德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他爷爷死于普法战争、爸爸死于一战、自己则死在一战后结束的阴影里。这是很多德国普通人的缩影,发动战争的是政客,但他们这些普通人则需要好几代人去给战争的代价买单。我不想给战争洗白,我只是同情一些普通人,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选择,甚至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或名字。
我承认写他们是源自我自己的一部分私心和己见,因为总是忍不住把文中的故事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世界局势联系在一起……我有时候会思考我的文字于我自己、于他人而言是否是具有意义的,即使是短暂的快乐或是什么其他的情绪价值。所以我总是想着“哦好吧,那既然写了,干嘛不多写一点,写一点能让自己思考的东西”,虽然这在其他人看来会非常啰嗦、云里雾里,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我(拜托拜托~)
3.我承认我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把这篇文当做一篇简单的同人文或者黄文去写,因为我希望两个角色的成长和塑造是和那时的历史、社会面貌、艺术人文有关;
在我眼里那个时代虽然充满残酷的战争,但是就像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它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里说的那样,那微弱人性之光也因战争而熠熠生辉;
虽然那个时代它很乱,但是海明威、加缪等一众文豪作家会参加抗战活动、女性们也在那个时期开始挣脱传统的束缚,走进工厂或是战场。
我对那个时代很迷恋,所以我忍不住借这篇文去重现那个年代,因此大家会看到文里有很多“水字数”、“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一些乱七八糟的历史人物、一些服装描写、食物描写,但这并非是我故意为之,而是我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的时候会有一种正在看电影的画面感,虽然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但是我真的在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写(哭)。
最后,真的很感谢所有收藏、订阅、投珠的读者,你们真的是我写这篇文的最大动力,因为作为一个有很多坑的社畜,我真的很少这么专注的写一篇长篇,真的感谢!(鞠躬)
另外,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去同名的微博找我提问或沟通,如果想加读者群的话也可以微博私信我!注意,读者群有提问,答对才能进哦。
最后的最后、下一章,不见不散~(爱你们、比心)
Chapter61.等待春天(含经期擦边H,慎入!)10215字
Chapter61.等待春天(含经期擦边H,慎入!)
壁炉上方的自鸣钟响起了代表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此时红酒喝了大半、沾满巧克力碎屑的黑森林蛋糕也被吃出了一一个残角;
壁炉里的火苗趴在一截焦黑的木柴上昏昏欲睡,于是艾斯黛拉便跪在地毯上朝里面扔了几块木柴,并把堆积起来的草木灰拨到一边,给它们提供了重新燃烧起来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兰达的双手始终紧紧揽着她的腰、整个人像是睡着了一样趴在她半裸的脊背上喃喃自语:“离开那里之后,我为我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托马斯·兰达……这个姓氏相当稀少,当人们用德语喊出来时,他们的舌头会在口腔里发出像火药一样的声音、就像这样~”
他像个小孩儿一样用舌头弹了一下上颚,着重发出了那个“达”音,然后就自顾自的笑个不停。
贴在她背上的男人在用嘴唇亲蹭着她赤裸的肩胛骨,艾斯黛拉被他弄得有些痒,于是在把壁炉里的火重新烧起来之后,就扶着他在自己大腿上躺下,既生气又心疼的说:“你喝了太多酒了!明天早上你肯定会头痛!”
“这点儿酒对我来说可并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