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弩箭锵得一声穿过男人的额头时,书房的窗户被凌冽的寒风大力推开、放进了无数呜咽哭嚎的幽灵;

寒风卷起壁炉里的火星、卷起书桌上的纸张,使它们在空旷的书房里宛如恋人般缠绵起舞;

纸张被火星吻出黑斑似的吻痕,当这灰黑色的“雪花”自头顶洒落时,瓦尔特面无表情的点燃了桌子上的纸牌,静静看着那火焰逐渐吞噬牌桌、吞噬桌布,像饥渴的红色恶灵一样爬向地毯、爬向那额头上扎着弩箭的男人……

火焰与雪花;

焚烧与覆盖;

死亡与新生;

今夜,所有的罪孽都在此终结;

所有与瓦尔特·莱特纳、埃里希·冯·布朗施维希的故事都将在这里被销毁、抹去,如同狼藉的火场、如同纯白的雪地;

一切,都不复存在。不再重来。

……

「1922年12月21日,柏林日报;

奥古斯都·阿尔贝特·冯·布朗施维希公爵的庄园失火,一家人葬身火海,尸骨无存;为了表扬布朗施维希公爵生前为国家战争以及战后重建做出的捐款奉献,马格德堡市长将代为其家人举办葬礼,市民可自行前去圣凯瑟琳教堂吊唁……」

报纸飘洒在街头,但并没有人去关心这上面的内容;即使有零星的路人捡起,但那也只是为了将它拿回家生火,因为这时的煤炭价格已经涨至20万马克,比起获取信息,它的最佳用途是用来取暖或是缝冬衣。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

比如在慕尼黑的街头,一名身穿着棕色大衣的年轻人就捡起了这张报纸仔细阅读。只不过,他自动忽略了那则丧事通告,直接将目光放在了最角落里的一个名字上,而那个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

“你在看什么,兰达?”

一名流着胡子的中年壮汉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然后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报纸,道:“正好差个点烟的东西……谢了!”

被叫做兰达的年轻人撇了一眼这个壮汉,然后就挑眉调侃说:“你迟早会因为抽烟把你自己的胡子给烧了。”

“事实上我女儿已经烧过一次了。”

壮汉叼着烟、耸耸肩表示了无所谓,接着就随手丢掉了手里用来引火的报纸;

兰达懒得在胡子这件事上和他多费口舌,因为他们今天要去为他们的地下赌场筹划地盘,而这件事才是头等大事!

“走吧。我们得尽早去见那个老家伙……如果今天不能买下他的地下室,那我们就得去睡大街了。”

兰达戴上帽子朝着目的地走去,于是壮汉就紧跟上他的步伐,安慰道:“放心吧,他不会拒绝我们的,毕竟整个德国不会有比我们出价更高的人……”

两个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慕尼黑街头;

而在他们身后,那张被点燃了一半的报纸正以熹微的火光蔓延至了那个写着“阿道夫·希特勒”的边缘角落;

随着一阵风起,这张报纸很快就被全部点燃、在街道上冒起了摇曳的火光;

此时过路之人来来往往,根本无人在意这束火;

直到多年后,当它自德国而起、扩散至欧洲乃至全世界时,人们才会从残存的旧报纸中寻找火苗的源头。

此时是1922年,属于瓦尔特·莱特纳、埃里希·冯·布朗施维希的故事已经结束,而属于托马斯·兰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tbc.

一些解析和想说的话3780字

一些解析和想说的话

终于写完了兰达的故事,写之前完全没有想过这会超过3w字、得分成好几章……其实本来是想把这个故事放到番外写的,但是最后还是把它放入了正文。而故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