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伯瑾伏跪在地,肩膀微微耸动着,宁樱不知,他对一个姨娘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婷姨娘见着这一幕,也该安息了。
宁伯庸回味过来宁樱的话,心底已经有一番谋划,拉着宁伯瑾站起身,几十岁的人了,像幼时照顾弟弟般掏出袖子里的手帕替宁伯瑾擦去眼角脸上的泪,哄道,“逝者已矣,婷姨娘心地善良,她最大的心愿莫过于你好好活着,你保重自己才是,我手里头两副字画,待会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这个弟弟性子太软弱,一辈子活在女人堆里,没主见,宁伯庸叹气,替宁伯瑾整理好领子,安慰道,“你先回去吧,哭哭啼啼被人瞧见了像什么样子。”
宁伯瑾眼眶通红,修长的睫毛上淌着泪花,他就着宁伯庸的手帕又擦拭了遍眼角,收了哭声,耷拉着耳朵,无精打采的往外走,老夫人看得难受,“老三,那件事我不是故意的……”
她想,宁伯瑾该是和她生分了,她站起身,追上前挽留宁伯瑾,“我让厨房炖了汤,你喝一碗再走吧。”
宁伯瑾不挣扎,也不点头答应,神色木讷的望着外边,半晌,抬起脚毫不迟疑的朝外走,老夫人看得心口一痛,转而瞪着黄氏,恨不得剜她的肉。
黄氏摆弄着腰间玉佩,对老夫人怨毒的眼神视而不见,站起身,叫上宁樱回了,淡漠的姿态高高在上,老夫人气得胸口轻颤,抚着自己胸口,指着二人远去的方向道,“老爷,你瞧瞧,你说她性子好,她哪儿好了?公然不将我这个做婆婆的放在眼里……”
“闭嘴。”宁国忠拍桌,肃冷的脸怒气更显,十年前的事儿黄氏若要追究起来,老夫人半点名声都没了,黄氏为何去庄子的事儿他好记得,自己害死了妾室,赶儿媳去庄子过了十年,传出去,宁府的名声一落千丈。
被宁国忠一呵斥,老夫人如霜打的茄子,顿时焉了,动了动唇,无声嘀咕骂了句,宁国忠站起身,朝柳氏道,“往后你管家,府里一切事宜不用禀告你母亲了,她做的事儿也算给你个警醒,家和万事兴,你要记着这点。”
柳氏心下窃喜,面上却不敢表露,不卑不亢道,“儿媳记住了。”
如此,整个宁府都落到柳氏身上,秦氏心有不满却也不敢说什么,担心真分了家,二房什么都捞不到,她在府里不管家不也过来了?暗暗安慰自己一通,站起身也回了。
宁伯信和她一块回去,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秦氏侧身打量宁伯信,四下望了眼,确认没有外人后,问宁伯信道,“听小六的意思,礼部职位貌似不错,大哥心有沟壑,我看他盯着户部和吏部,礼部的位子,不如你看看有没有法子?”
宁伯信瞪她一眼,板着脸训斥道,“我调动做什么?大哥要动一动,我若再去,被人盯住不放,整个宁府都讨不了好,都是一家人,大哥上去了还能不帮衬我?”
说完,拂袖而去。
望着他的背影,秦氏低声骂了句,她就知宁伯信是个不知变通的,方才宁国忠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宁府迟早是要分家的,她不能不为自家考虑,宁伯庸毕竟是大房的人,再帮衬能帮衬到哪儿去?总不能越过自己亲生儿子吧,心下一合计,秦氏觉得不能任由宁伯信满足于现状,朝身后的婆子招手,小声叮嘱了通。
婆子会意,提着裙摆小跑着不见了踪影。
谭慎衍回来已是夜幕十分,走近了,看院门口站着两个妙龄女子,乍寒的天穿了身银纹齐胸蝉纱丝衣,衣衫领子开得低,胸前的风光若有若现,前凸后翘,身段妖娆多姿,白皙的脸不知抹了几层胭脂,于夜色中好似映射着光,他眉头一皱,两人见着他,面露喜色,扭着腰身,抬起手臂左右攀附着他手,入鼻一股浓浓的胭脂味儿,声音娇柔妩媚,身上似燃起了一股火。
“世子,您回来了,夫人让我奴婢二人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