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为宁家不会答应,黄家只有她和她爹,人丁单薄,而且,她爹不过是军营的百户,那时候的宁国忠已经是正四品了,没想到,宁家同意这门亲事了,她担心宁家瞧不上她,起初不乐意,她爹告诉她,“澄儿啊,你年轻,有的事儿不懂,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上了年纪,情爱都如过眼云烟,手中唯有权势才是保障,好比你爹,别看手底下有人,可上边人一句话就能要了你爹的命,不想被人害死,只有往上爬,爬到别人不敢轻易加害你的地步,宁家百年世家,根基深厚,正四品的官算不错了,在京城,嘲笑奚落你的人不敢太过。”

黄氏清楚她爹话里的意思,她娘死后,周围邻里街坊对她没个好脸色,更甚至说她是克父母的,还有小孩明目张胆的朝她扔石子,她气不过,找上门理论,久而久之,名声不太好,也养成了她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子,自己不坚强,谁能护着你?

宁静芸的一番话勾起了她诸多往事,或许,宁静芸的追求没错,求仁得仁,她能说什么?

吴妈妈扶着她,劝道,“太太别想多了,老奴瞧着五小姐心境不够开阔,身份再高,整日闷闷不乐有什么用?高门主母哪是那么容易的?”

许久,黄氏才慢慢站起身,回望了眼青葱的竹林,神色悲伤道,“走吧,我们回了。”宁静芸是想和宁樱换亲,宁樱不看重对方的家世,只注重对方的品行,而宁静芸却是只看对方的身份地位,黄氏步履缓慢,吴妈妈侧目望着她,不知她心里在想什么。

和宁静芸饶了圈,宁樱听得最多的就是宁静芸的自怨自艾,宁静芸说她记不住小时候的事情了,可形容黄氏离府后的那段凄惨日子可绘声绘色,孤女留在府里无人照看,宁静芸受人冷落,吃些苦头是在所难免的,宁樱不能说什么,但她认可宁静芸的做法。

就吴妈妈和秋水说,黄氏也是想过带宁静芸离开的,只是两个女儿都走了,恐外人说三道四,黄氏逼不得已才带了她,换做她是宁静芸,哪怕遭所有人冷眼也不会妥协,黄氏留给宁静芸的人都是心腹,宁静芸看不明白,她们还看不出来?三房的主母和嫡小姐刚离开,若留下来的嫡小姐有个三长两短,光是外人的猜测就能把宁府推向风口浪尖,宁国忠是万万不会见死不救的。

身边人照顾自己几年,宁静芸任由老夫人把她们发卖却无动于衷,就宁静芸所说是她无能为力,换做她,拼了全力也会护着她们,上辈子,她后悔的就是让秋水出门遭了人算计,后来被黄氏的死打击得一蹶不振,后来,很多时候她都在想,如果秋水没出门就好了,就不会死,对于未知的死,她们无法预防,但是宁静芸是冷眼瞧着那些人被发落出去而没说一句话的。

黄氏让人到处找当初宁静芸身边服侍的人,宁静芸如何忍心不帮忙说话的情形,她们心里是存着怨恨的,黄氏想让她们再回来伺候宁静芸,那些人都不乐意,黄氏心里过意不去,把她们安置在田庄或铺子,将来也算衣食无忧。

其中两个丫鬟被卖进青楼,生不如死,忠心伺候自己的人都能冷眼瞧着她们去死,宁静芸怎么可能是个善良的?

如果这种算善良,只能说宁静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回到屋里,吴妈妈说黄氏不舒服睡下了,宁静芸比谁都关切的拉着吴妈妈,一脸担忧,“娘没事儿吧,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寺里没有大夫可如何是好。”

吴妈妈望着宁静芸的目光有些复杂,没有抽回自己的手,温声道,“约莫是昨晚吹了风受了凉,吃过药了,五小姐不用担心。”

宁静芸这才松了口气似的点了点头,缓缓道,“那娘好好休息,我不打扰她了,娘醒了,吴妈妈记得告知一声,我过来陪娘说说话。”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宁樱挑了挑眉,看吴妈妈很受用,没有多说,宁静芸和她说的还有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