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妈喜欢追根究底,看她不好意思,便没有多问,收了东西,告诉金桂道,“太太忙五小姐的事儿,暂时没空,你和六小姐说,过几日我给她送去。”
秋水在宁樱眼里的地位和亲人差不多,金桂她们做丫鬟的都看得出来,点了点头,道,“我会和小姐说的,吴小姐的事情用不用告诉宁樱?”
她问秋水,是想秋水主动告诉她些事儿,宁樱担心黄氏,梧桐院的大小事宁樱都会过问,像宁静芸的事儿她不告诉宁樱,宁樱也会找吴妈妈过去说话。
秋水想到吴妈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性子,无奈道,“待会我与吴妈妈说声,她和小姐说吧。”
六小姐吃了苦头想出来,清宁侯府不肯放人了,程云润的世子之位是不可能了,宁静芸再看不出利害就白活这么多年,程老夫人派人给黄氏送信说宁静芸在清宁侯府,想逼黄氏乖乖就范,黄氏只有宁静芸一个孩子的话一定会不管不顾,可惜,黄氏还有宁樱,她不可能为了宁静芸而坏了宁樱的名声。
宁静芸在清宁侯府没多少人清楚,堂堂嫡女给人做妾,宁府颜面尽损,但是清宁侯府也不见得会讨着好处,说不准会落下个逼良为妾的名声,程老夫人没有老糊涂,宁府真玉石俱焚的话,清宁侯府势必会受到重创,所以才偷偷摸摸不敢闹得人尽皆知,只能暗中威胁黄氏。
黄氏一口咬定宁静芸去蜀州庄子养病了,蜀州离得远,清宁侯府不可能逼着宁府去蜀州把人接回来,既然不用接人,在清宁侯府的那位是不是“宁静芸”就全靠黄氏一张嘴,黄氏去了清宁侯府便是认下宁静芸在侯府为妾的事实,而不去的话,程老夫人不敢奈黄氏怎样。
黄氏,从来不是任人拿捏的主,程老夫人一番心思白费了。
当然,吴妈妈没有和宁樱说这些,而是感慨宁静芸的处境,宁静芸在侯府两面不讨好,程老夫人想把宁静芸送去家庙,青灯古佛一生,名义上为程云润祈福。
“之前五小姐还派人递信,昨天早上开始就没五小姐的消息传来了,太太的意思,明天就上门把五小姐接回来。”宁静芸心里害怕了,往后做事才会有所顾忌,黄氏接她回来她才会老实。
和宁樱想的差不多,只是,黄氏怎么接宁静芸回来,清宁侯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宁樱问道,“娘把姐姐接回来会不会惹祸上身?”
宁伯瑾不在京城,荣溪园的老夫人不知是什么光景,宁樱不担心是假的。
吴妈妈笑道,“小姐放心便是了,太太都安排好了,留下把柄是一定的,只是,总比五小姐继续留在侯府作践自己的好。”
宁静芸和程云润成了事儿,不是处子之身了,且宁静芸在清宁侯府生活过,有心人稍微一打听还是会发现蛛丝马迹,黄氏不怕别人说,往后宁静芸不可能继续留在京城了,离开京城,便离了这些是非,何况她自己选择的路,她得自己面对。
“太太难受的是会连累您,五小姐往后离开京城,您却还在,和那些人打交道,少不得会被人轻视。”
宁樱对这事儿倒是淡然得很,她被人看轻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宁静芸,她嫁给谭慎衍,注定会被许多人轻视嘲笑挖苦,笑话她是癞蛤蟆吃天鹅肉,这些她都习惯了。
重活一世,若她仍愚蠢的活在别人的眼神中,枉为老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你和娘说,我心里是不在意的,她生下来就是我的姐姐,哪怕我不喜欢她,名声注定要和她绑在一起,这是没法子的事儿,就好比,外人在她面前也会提起我在庄子上长大的事来拉低她的身份,不可避免。”
见她看得明白,吴妈妈倒是松了口气,回去和黄氏说起宁樱的话,忍不住赞叹道,“太太,不是老奴偏颇,五小姐虽从小有夫子交道,然而眼界和心境,真比不上六小姐,老侯爷慧眼独具,若不是六小姐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