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3)

“你为我舍名,我为何不能为你舍命,若我有半分迟疑,如何能对得起你。”萧戎望着元胤那双眼眸,神色认真。

“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朕怕你到时候会担心朕受不了流言蜚语而退缩了。”元胤笑着说道。

“臣可是当着太皇太后及太后的面承诺过的,此时的危急关头若臣不答应,便对不住陛下的厚爱,君子一诺重如山,况且你是我萧戎最爱的人,原本该是我披荆斩棘,却让你冲在了最前头本就不该,你已经为我做到如此,剩下的,便交给我了。”萧戎认真的说道。

“那你要明白,朕这圣旨一下,他们对付不了朕,肯定会将矛头指向你的。”元胤望着萧戎,有些不太忍心。

“嗯,我都知道,陛下要做的都做完了,接下来,该是我了。”萧戎对上元胤那双眼眸,弯了弯眉眼。

元胤扑进萧戎的怀里将他紧紧抱住命令道:“这是我们的选择,不可以退缩,我已经做到这一步了,不能让我功亏一篑。”

“我萧戎对天发誓,决不负你。”萧戎语气坚决,听在元胤心里也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

如今前路铺好了,他们只需要携手并进就可以了。

第104章

天气一入秋, 便有些微凉,御花园中的树木花草也在渐渐的枯黄了叶子,跃鲤池畔的垂杨柳早早的掉光, 只剩下了柳条。

元胤因为子嗣一事与太皇太后和太后商议好之后, 恰逢王贺年处理完家事回到京城,这萧戎便举荐他做了元皓的老师。王贺年是曾经的状元,亦是京城四杰之一, 这才学自然是不亚于的萧戎的,故而元胤也是格外放心。

散朝后,元胤搀扶着太皇太后在御花园中晒着太阳, 言语间也在关心着朝事,元胤便将朝中的事也一一说给了太皇太后听。

太皇太后这入秋后身子便一直不大爽利, 时常头晕眼花, 因着此前袁柏松一事,这太医院的太医便也全部换成了由武安侯举荐的一些太医。

而司膳司也被元胤借着由头将那一批的女官全部放逐出宫, 换上了一批新人, 宫中的宫女,也在此次换掉了一大半,所以此时的皇宫之中便都在元胤的掌握之中了。

“哀家听说近两日朝臣皆上书让陛下择后纳妃, 你与戎儿商议的怎样了, 何时说?”太皇太后在凉亭中坐下, 担忧的望着元胤说道。

“祖母不必担心,前朝之事有孙儿在,萧卿也会帮朕的, 如今时机已经成熟,朕也自会挑明,只是明日过后,怕是这朝堂要闹上一阵子了。”元胤在太皇太后身侧坐下,瞧着那石桌上的花茶,亲自为太皇太后斟上一杯。

“哀家与你母后也商议了这两三个月,担忧的事总会来,若到时需要祖母出面的,祖母一定出面,只是我的孙儿,可苦了你了。”太皇太后眼中含着泪,望着元胤时更是多了几分疼惜。

“祖母放心,如今有王先生为皓儿教学,朕也放心,若将来朕的身子治好了,他也能是个辅佐江山社稷的王爷,若是朕的身子不好,他也会是个好皇帝,总不叫江山毁在孙儿的手里就是了。”元胤连忙安危道。

“哀家知道,这事于你也是打击,你放心吧,祖母与你母后便是你的后盾,在这几年帮你稳住朝局就是了。”太皇太后握上元胤的手,坚定的说道。

元胤用力的点点头,也拿过盘子里的点心递到太皇太后的嘴边:“这是一早萧卿便托人送进宫的桂花糕,是少国公亲自做的,说祖母你近来食欲不好,吃些糕点也好的。”

太皇太后手中捻着糕点,虽是一脸笑意,可总归是有些惋惜的。

翌日的早朝的宣政殿上,元胤一身玄色绣着暗红龙纹的冕服端端坐着,冕冠上的十二玉旒纹丝不动,元胤目不斜视的瞧着殿中站出来的这几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