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是游览草原的旺季,这个时候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拍起来肯定是很上镜。
我选择了一片距离蒙古国边境较近的草原,这片草原名为“雅普达纳”,意为“黑山”。传说中这里天气晴好时一马平川,能够远远地眺望到远处的大兴安岭山脉。山脉起伏,黑色的轮廓雄伟壮丽,极目远眺,中间没有任何阻隔,想来应该是非常壮阔的景色。
这个地方知道的人比较少,每年估计只有一两个车队会前往游览。景色带着一种原生态,不被人侵扰的美。并且和被开发完全了的旅游点不同,那里生活的人的习惯会和以前的比较贴近,表演的性质也少一点,更符合我深度游的理念。
这里还有一些比较原始的信仰留存,有之前旅行过的人提醒要注意不要乱动主人家的东西,否则可能会招致不快。我看的时候想这不是基本礼貌吗?是这样的话倒是也不太用担心,我也不是那种喜欢作死的主播,自然不会乱去招惹别人的信仰。
我在大概七月初的时候联系好了车队,然后动身前往内蒙。为了节约一点旅途开销,顺便也是搜集点素材,我选择坐卧铺去。
我要先坐火车前往霍林郭勒,然后再随着他们一起开车前往黑山。即便是现在有了高铁,铁路其实还是很多人的人出行首选,我坐的这趟卧铺人基本上满了,有很多人都是去草原旅游或者是回家的,车上相当热闹,充斥着一股卤味瓜子的味道。
我们这个包厢里有一对情侣,还有三个大哥互相认识。我在下铺坐着,他们在旁边聊天,问了我一句坐这趟车去干什么。
“去旅游,”我说,“你们呢。”
他们说要去工作,我们就顺着这个聊下去。他们很明显不是蒙古人,蒙古人颧骨比较高,单眼皮比较多。他们的面相就像是北方人,其中一个长得比较黑的,有点像南方来的。
他们说这个季节和麦收一样,有的时候一些牧民家需要放牧,需要卖牛羊但人手不够,所以需要外人来帮忙。他们这批人就是没有确切的工作的,基本上跟着时节走,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过我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他们这一行人至少有十几二十个,清一色都是比较壮的大汉,我听见他们在过道互相打招呼,什么口音都有。无论是从身材还是说话相处态度,感觉都不太像是农民。
这让我有点好奇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有多大的牧群,需要这么多人跑这么远去放牧。但对方不说,估计也不需要我知道,所以我也没有多问。
车开了两天两夜才到,下车后我和他们告别,准备去和车队汇合。
车队起头的那个叫李哥,中年人,晒得很黑,听说话的感觉就是经常做旅游这一行的。李哥的车队有八辆车,我们会合之后互相聊了聊,大部分都有草原游览经验,有几个人像我一样从来没来过,李哥就把我们的车安排在中间,避免到时候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