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2)

甚至这?些人都心知肚明她不是没考上一中,而是被父母藏起了通知书。

可这?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因为不装,他们就无?法接受自己担了她的恩义却不想偿还的卑下心理。

元棠看?清了这?一切,所以在她离开家之后?,她没有把心思放在元家任何一个人身上。

在她看?来,不管是眼高手低的元栋,还是既得利益者的两个妹妹,以及没有任何长处的元梁,重男轻女的父母,这?辈子都跟她没了关?系。

她把上辈子肥沃别人的时间全用在自己身上,只为了让自己开出一朵花来。

就算不大,也?装点?了她重来一次的人生。

而元柳和元芹,自以为自己是吃大姐的那?个,殊不知在父母眼里,她只不过是她这?个大姐的备选。

“大姐”可以是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只不过连父母都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厚道,所以他们伪装了各种各样的说辞来掩盖。甚至他们不惜把自己作为一个桥梁,好让“挖女儿贴儿子”这?件事显得没那?么?难看?。

然而他们的算盘落了空,不是人人都像她那?样傻。

元棠并不意外两个妹妹的逃脱。

兴许是自己这?个老大太好用,所以父母忽视了对另外两个女儿的精神洗脑。

元柳和元芹在过去的时间里,生活条件上再苛刻,但在心理上从?未建立起要为全家人奉献的概念。她们是被忽视的幸运儿,现在成了元德发夫妻的不幸。

在元栋落榜之后?,被要求扛起家里大旗的元柳和元芹撂挑子很正常。她们可以要求元棠这?个大姐无?私奉献,但等到了自己,她们就说起了凭什么?。

胡燕在信中还写了两人出逃的后?续。

家中的女儿们彻底走完,元栋的学业就无?人支撑岌岌可危起来,父母都不能承担农活,元家也?没有任何可以产出的东西。

元柳还算厚道,跑出去打工还晓得回?了一封信,说不愿意供大哥读书,但父母还是会养的,等到站稳脚跟就每年往家寄一百块钱。

只不过她既没有说清自己去了哪里,也?没有说什么?时候才会站稳脚跟。这?封信更像是一种为了心理安慰写出来的“大饼”,什么?时候实现成了皇帝的新衣。

至于?元芹的做法就狠多了。

她嫁的这?个人是城西的,要知道小河村是在县城的东边,元芹嫁的是最西面的一个山村。

几?乎横跨了整个白县。

光是骑自行车都要快两个小时,更别说山路崎岖难走,要花更多的时间。

胡燕在信里一笔带过了赵换娣的崩溃,只说元德发进了医院,元栋复读的学费学校减免了一点?,剩下的钱都是借的,可他现在连生活费都没了,只是还没辍学,依旧坚持钉在学校里。

元梁的学费本就没交,赵焕娣本来是等着元芹这?个月的工资下来再给学校的。可元芹跑了,这?笔钱也?没了开路。元梁已经辍学在家。

赵换娣嗷嗷着要去找元芹算账。

因为元芹要了六百彩礼,她一分没给家里,甚至她走时候还带走了家里的两床最新的被子,拿走了家里最好的一个木箱子。

赵换娣气的在村口打滚,自己一个人走了一天才走到元芹的婆家。

结果却是无?功而返。

元芹像是摸准了她会来,早辞了地毯厂的工作,跟着男人一起出去打工了。

两个女儿,一个嫁人出去打工,一个自己偷跑出去打工。

赵换娣整个人都灰了,整日找人借钱,开口第一句就是“我可怎么?活啊”。

胡燕在信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