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棠沿着村路走,路上的人一一跟记忆中对上号。
这是种很奇妙的体验,她看着路过的人,有些现在气派风光,十年后却潦倒落魄。有的现在穷的四面光,过几年却赶上风口……
过了村里住的区域,元棠走到地头。
她顺着方向一路往西,走了半个多小时,过了一座桥,在另一边找到了一块旱田。
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在那儿收花生。
“薛老师!”
草帽男人看见是她,就摘了帽子过来。他年纪大了,头发都有点斑白,人也枯瘦。
“元棠啊,你咋这会儿来了?”
元棠从兜里掏出来鸡蛋:“老师,我有点事想来问问。”
薛老师本来和气的脸看到鸡蛋就僵了,扭过头不接,拿着刚刨出来的花生在那儿抖泥。
“说吧。”
元棠托着鸡蛋的手半晌,倔强的不肯收回去,说道:“老师,我想让你帮我问问县一中那边。”
“要是通知书丢了还能不能去报道?”
第006章
“通知书丢了?!”薛老师大惊:“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丢?有细心找过没?你这丫头也不是个粗心人,怎么能给丢了?问过家里人没?”
元棠咬着嘴唇,自从重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紧张她。
她执着的托着鸡蛋:“老师,我回去再找找,不过找到的可能性不大……您能不能帮我问问?”
提到这种大事,薛老师立刻拍胸脯应道:“好,我这就去给你问。”
元棠深深的鞠了一躬。
她自己也不知道通知书能不能拿到手,所以只能先来找老师要个答案。
但不管通知书能不能拿到,这个学,她上定了!
把鸡蛋塞进薛老师的怀里,元棠一溜烟的跑了,任凭薛老师在后面怎么叫也不回头。
薛老师兜着那几个鸡蛋,无声的叹了口气。
元棠的身影瘦小,脊背却挺直。
薛老师眼看的清楚,元家的这对龙凤胎都是他的学生,他当了元棠元栋三年班主任,早就发现元棠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
镇上的中学不提供伙食,都是孩子们自己带着干粮来,到了饭点用煤油炉子热一热,睡觉也是各自带了铺盖睡在教室腾开的地上。
就这样严苛的生活环境,元棠每隔两天还要回家住一天,一来是回去帮家里干点活,二来是回去拿她跟元栋的干粮。
他有次看到元棠背着装干粮的包袱念念有词,细听才发现她是在背古诗。干粮包袱足有二十多斤,里面装的全是红薯,玉米面和蒸的馒头,沉甸甸的包袱几乎要把她给压弯,可她眼睛亮晶晶的,嘴里背完古诗背公式……
曾经的身影和面前的身影重叠。
薛老师把鸡蛋收好,想着等自己打听完,再把鸡蛋还给她。
农村姑娘想读书总是一件难事,但只要她有这个心,自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
元棠回到家已经过了午,赵换娣应该是回来过,匆匆做了饭又去地里。
掀开锅盖,元棠看见大半碗炖好的茄子土豆,里面零星夹杂着点肉末。
元芹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大姐,妈交代的,锅里有饭,灶头的菜都是给你留的……”
看见元棠自顾自的盛饭,元芹又想起母亲让她说的话,小心的开口:“大姐,妈还说……说晚上吃五花肉炖土豆,她没你做的好吃,让你先做上。”
元棠扒了两口饭:“家里没肉。”
赵换娣把钱看的死紧,别说是钱,就是家里的细粮也是放在她那屋,生怕她做饭时候偷吃。但凡有点肉,也是锁在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