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3 / 4)

于是申氏开始频繁在外走动,没过多久,她的择媳标准就传了开去,自然也就传到了太夫人的耳朵里,太夫人是什么人,哪里不知道申氏的心思,当时便冷哼一声,道了一句“也不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竟是撒了手全不干涉申氏,她素知这长媳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也不想想择个精明强干背景强大的儿媳,申氏自个儿能否控制得了她。

事实上,申氏想得容易,真想找到这么个合她心意的儿媳妇,却是极难。要说京中有精明强干的名声的女儿家,也有那么几个,只是符合背景强大的却一个也没有,真正有背景的人家,也不会让自家女儿传出这样的名声,要知道精明强干对于做人媳妇的来说,倒是个好听的名头儿,但对于未嫁的女儿,却绝对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头,纵然自家女儿是个精明强干的,也绝对不能教外头的人知道。

挑挑捡捡两三个月,申氏自个儿就晓得这事儿是不成的,连连受挫,她那因为苏元芳委屈出嫁而生出的一腔怒火也渐渐平息,脑子冷静下来,又回娘家走了一趟,也不知兄嫂商议了些什么,然后一咬牙,便托了嫂子宣平侯夫人往永宁侯府去求亲,求娶的,是永宁侯嫡长女李妙人。

这消息一传出来,太夫人就摔了自己最喜爱的一套茶具。她知道申氏不是个明白人,但没有想到竟然能蠢到这份儿,她不容易才将一个损了苏家名声的苏元芳嫁出去,堪堪保住了伯府的声誉,结果申氏转眼就又要将一个名声不好的李妙人给娶进来。

但气过之后,太夫人又细细权衡起来,首先不说申氏能不能如愿,只说这李妙人,虽说名声有损,但倒不是她本人的过错,而是受了其母的牵连。

这事儿还得从永宁侯夫人想打荣国公的主意开始说起,说她蠢也罢,说她运气不佳也成,总之如意算盘没打成,却反而引得皇后和承恩侯夫人之间又闹了一场,导致承恩侯府连年都没能过好,阖府上下难免有人心生怨言,总归,就将这件事儿的起因给透了出去,难免便有人笑话永宁侯夫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瞧瞧自家女儿是个什么货色,怎配得上荣国公。

第二百八十三章 往来

其实李妙人本身虽不像杜微微那样,在京中美名和才名双盛,但她的出身摆在那里,怎么着也是侯府嫡女,永宁侯又是兵权在握,不是什么落魄勋落,尊贵着呢,再者她素日与人往来,也没什么恶名传出,以她的身份,配皇子都够得上资格了,哪有什么配不上荣国公的说法儿,纵然有,大抵也只是容貌算不上绝色,才情算不上绝顶,那些说她配不上的人,多也是出于嫉妒的心理。

但流言这种事,不在于真相如何,有人爱听,便有人爱说,传来传去,便成了李妙人对荣国公心生妄念,这说法对于一个闺中待嫁的女儿来说,杀伤力就有些大了,说好听了,是少女怀春,往严重了说,便是品性不端,行为不检。

不过也算是李妙人有几分运道,就在这流言刚传开的时候,就出了上元节观灯会的事儿,这事儿更劲爆,苏元芳和皮四一下子就替李妙人给顶了锅,把流言给引开了,再后来又是太子和二皇子明争暗斗,又有荣国公跟皇帝玩了几回花枪,接着便是四皇子选妃。

总归,一桩桩的事情此起彼伏,引人谈论,于是关于李妙人的那些不堪流言,便差不多销声匿迹,再没人提起。但名声损了就是损了,旁人不在意,那些要择媳的人家,却不可能不细细打听,这便导致了李妙人处境不妙,门当户对的人家都有些瞧不上她了。

申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到李妙人的,若论门第,伯府是差了侯府一些,但此一时彼一时,李妙人名声受损,能嫁到伯府来已经算是她的运气了,万没有不肯的道理,再者,永宁侯的背景摆在那里,正是她想要的,何况她也见过李妙人,虽不精明强干,但也并不是那种软弱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