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热闹的都往后站。
渐渐的,乱糟糟的人群变得整齐划一。
“其实你们再有些耐心,从前门也能进来的。”康夫子说,“非要在后门与我歪缠。”
“老夫子,这就是您的不是了,若早说这话,我们何必歪缠?”冯天柱忍不住反驳。
康夫子没再理他,转身进去了。
“各位,稍安勿躁,首题就要开始了。”场面稍稍肃静下来之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身材高大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
他身上的衣裳是灰色的,介于白衣弟子和黑衣夫子之间。
“这位不是华英先生吗?他二十年前入了三径学宫,始终不肯出师。”底下有知道细情的人悄悄议论道。
“人家醉心于学问,当然不肯出师了。这世间还有哪一处能比三径学宫更能让人专心求学的?又有哪一处的夫子比三晋学宫的这些夫子们更博学?”立刻有人附和道。
“但不知今年的首题是什么?”人们更多的是好奇。
“是啊!往年的首题就能筛掉一大半人了。”
“快别说话了,香炉已经摆上来了。”
龚长安看见有两个弟子台上一只卷头案,上面放着一尊三代的青铜炉。
“今年的首题是:一刻钟内背熟一篇近千字的文章,再用一炷香的时间默写出来。”华英先生站在阶前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