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自己的名声不好,若是与刘氏私下来往叫她家知道了,怕是会为难她。

“这不嘛,前几日我们府里老太爷冥寿,全家上上下下忙了许多天,到底没能容出空儿来。

我们姑娘自那日在这府里见了您,就一直惦记着。

她这次叫我来是告诉您,后日早晨到城南的无求庵去,在那儿相见。”赵妈妈说,“那地界儿清净,没人打扰。”

“好,我知道了,后天一定过去。”温鸣谦说。

刘氏是她初来京城时便结交下的好友,那时二人都还未出阁。出嫁后往来依旧,甚至情意更深。

只是自从温鸣谦去了霜溪,便主动断了一切亲友音信,而刘氏并不因此怪她,否则也不会主动相约了。

“这盒点心是我们姑娘亲手做的,请您和哥儿尝尝。”赵妈妈说,“我不好留得太久,这就得回去了。”

(本章完)

第12章 无求庵

无求庵香火冷清,庵里一共五个尼姑,还有两个是老得动不了的。

都说佛门乃清净之地,可终究要靠俗世的供奉,才保得法相庄严。

温鸣谦进了庵门,走了许久,都不见一个人,只有前院老菩提树下一只八哥儿嘠了一声。

墙根下几丛蜀葵开得正好,衬着破损剥落的灰墙,显出异样的雅趣。

再往里走,只见大殿里有两个尼姑在扫地,见人来也只打了个问讯,并不热络招呼,可见是淡泊惯了。

这时一个丫鬟走过来,向温鸣谦行礼说道:“夫人请随我来。”

领着温鸣谦到了东边的药王殿。

刘氏刚从蒲团上起身,回身瞧见温鸣谦,忙上来拉住,叫了声姐姐。

往下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

“翠依,莫伤感了,我不是已然回来了么?”温鸣谦唤着刘氏的闺名,用力回握她的手。

刘氏擦了擦泪,挤出个笑来:“是啊,姐姐回来了可真是太好了。这些年我时常惦记着,偷偷去了好多封信,都被退了回来,不知道你在那边什么情形。”

温鸣谦道:“我知道你忧心我,可是实在怕连累了你。知道你们府上规矩多,你处处难做,还是断了音信的好。”

刘翠依道:“姐姐当初究竟是为何事离开?”

温鸣谦笑道:“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你们多少总是知道些吧?”

刘翠依摇头:“传的那些我都不信,姐姐是绝不会对稚子下手的。”

温鸣谦道:“宫家认定是我指使丫鬟毒死宋氏的儿子,他们家又极爱惜声誉,不许外扬。故此将我赶回霜溪,名为清修,实为悔过。”

刘翠依问:“那孩子死得好生蹊跷,到底是谁下的毒手,生生赖在姐姐身上?”

温鸣谦沉默良久:“我如今也不甚了了,不过当年的事总要查一查的。”

“可是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刘翠依怅然,“还能查得清吗?”

“不要总说我的事了,你现在怎么样?在婆家的日子还顺心吗?”温鸣谦问她。

却不想一句话就把刘翠依的眼泪问了下来:“姐姐你是知道的,他们周家从上到下哪有一个好相与的?偏生我自己又不争气,接连生了两个女儿。”

刘翠依的婆婆邵氏十分刁钻,丈夫周敬三又薄幸风流。

偏她娘家的父亲又极其严厉古板,只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味让刘氏尽孝道安本分。

她母亲则各处淘换生子方儿,想让她生下个儿子来,以为如此便万事大吉了。

可刘翠依就是生不出儿子来,甚至因为常吃药,又郁闷难抒,身体反倒更差,近几年连身孕也不曾有。

周家已然给周敬三纳了四五房妾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