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危机感与挫败感,将陆晚晴淹没。

她只能更加拼命地工作,重塑公司形象。

同时,她开始疯狂健身,注重保养,试图在外形上找回一些竞争力。

而我这边,生活早已步入新的轨道。

父母退休后,我顺理成章地接手了沈氏企业。

工作变得更加繁忙,但我始终将儿子放在第一位。

父亲也曾旁敲侧击,给我物色过几个觉得不错的年轻人。

我带着子昂见过两次。

小家伙人小鬼大,眼光挑剔,都不太满意。

我便笑着将此事彻底搁置,只想安安心心陪着儿子长大。

时光荏苒,几年倏忽而过。

子昂褪去了婴儿肥,身形抽条,长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小小少年。

眉眼间与陆晚晴有几分相似,也隐约可见我年少时的影子。

他聪明懂事,在学校里极受欢迎。

我每天都会抽出大把时间陪伴他,检查功课,听他讲学校的趣事,周末一起去郊游、看画展。

陆晚晴和陆父陆母也成了沈家别墅的常客。

他们每周末,都会带着各种礼物来看望子昂。

甚至,陆晚晴还将陆氏集团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转到了子昂名下。

对此,我并未阻止。

能多几个人真心疼爱儿子,我自然是愿意的。

只是,子昂的态度,始终透着一种礼貌的疏离。

他会规规矩矩地问好。

“爷爷,奶奶。”

“妈妈。”

他会接过礼物道谢,会回答他们的问题,但话不多。

进退有度,挑不出一点错处。

可一旦转过身面对我或者外公外婆,他整个人便立刻松弛下来,眼里满是依赖与亲昵。

这种鲜明的对比,反复切割着陆家三人的心。

每次探望结束后,回程的车里总是气氛压抑。

陆父陆母总会忍不住对着陆晚晴一顿捶打,恨她当初的糊涂。

陆晚晴默默承受着,然后更加努力地对我和儿子好。

送礼物,关心学业,安排假期旅行……

她像一个虔诚的信徒,日复一日地祈求着原谅。

然而,迟来的深情与补偿,我和子昂并不需要。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