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宫里再没传出来过什么音讯,好像薛琅这人平白消失了一样,梁璐耽于享乐,没多久就把这人给忘记了。

第三章 百倍偿还

在太子身边待得久了,薛琅把对方的脾性摸了个一清二楚,太子乃王皇后嫡出,出生便被立为太子,皇帝面上待其严苛,实则也关爱有加,可以说他这一生原本就该如此平安顺遂。

若非太子早逝,那龙椅的位置必然是他的。

也正因顺遂,太子被教养的很好,明事理,知进退,唯有一点,威严不足,仁慈有余。

太子生平最见不得的就是倚官仗势,心思歹毒之人,于是薛琅便敛了那睚眦必报的性子,跟在太子身边投其所好,太子见他不似没读过书的样子,言谈间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许多政见竟与自己心中所想一模一样,还以为薛琅是因家世被迫平庸,要太子伴读这个身份也不过是一腔才情无处施展,因此更添惜才之意。

这天薛琅正整理书卷,一个小太监弯腰给他奉茶。

在宫中,太子引薛琅为知己,并不把他当奴才看,皇帝时不时就叫薛琅过去给他解闷,地位甚至超过了皇帝近身伺候的吴总管,因此无人敢轻慢于他,甚至有太监宫女前来阿谀奉承。

小太监手脚不利索,一个不注意就打翻了茶杯,滚烫的热水将薛琅手背烫红一片,小太监连忙跪了下来。

“公子,奴才不是有意的。”

薛琅用绢帕轻轻把茶水擦掉,问,“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奴才是新来的。”

这声音似曾相识,薛琅道,“你抬起头来。”

小太监便瑟缩着抬起下颚。

那张脸跟某段记忆中的脸重合在一起,叫薛琅不由得眸色一动。

当初皇帝缠绵病榻时,薛琅不分日夜地照看,有一日从皇帝寝宫出来,迎面走来一个少年,他见了薛琅,竟是双膝一跪,行了个大礼。

一问才知,这是当朝四皇子闻景晔。

薛琅先是一惊,上下打量着他,嘴角慢慢勾起玩味笑意道,“四皇子,我只是个奴才,受不起,叫别人看见了,陛下要治罪的。”

虽说是个尊贵皇子,但就少年身上这身衣服来看,他薛府最低等的下人都不用这布料,看来这四皇子比传闻中的还要惨呐。

“我知道。”四皇子跪直了身子,“我有求于你,应当一跪。”

随后他从破旧的衣衫里掏出一封书信交给薛琅,上面冗杂地罗列着蔡家的罪状,四皇子跟太子相反,若说太子生在万千宠爱之中,那四皇子就像是阴沟里爬起来的老鼠,从某些方面说,他跟薛琅遭遇相通。

而蔡家正是四皇子的母家,虽说官阶不高,薛琅压根看不上,但对四皇子来说却是唯一的倚仗,如今他自己将身后退路堵死,引颈就戮般将身家性命交到了薛琅手里。

朝中大臣对他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却又因他滔天权势而不得不隐忍,这四皇子竟不怕他,还上赶着来巴结他,薛琅觉得有趣,原本他就在体弱多病的五皇子和怯懦卑微的四皇子之间抉择,如今看来,这四皇子显然更听话些。

不过多久,皇帝临终时,拉着薛琅的手告诉他,“朕欲传位于四子,他年纪尚轻,你要替朕辅佐好他。”

四皇子闻景晔,就这么被推上了那个位置。

可慢慢的,闻景晔不像原先那样事事服从薛琅,当手下权势慢慢被瓦解,薛琅也意识到对方无害皮囊下隐藏的野心和狠毒,只是为时已晚。

而当时最受新帝宠信的小太监,薛琅不记得名字,却忘不掉这张脸。

据说这小太监当初见闻景晔食不果腹,受尽欺凌便心生恻隐之心,经常拿点心菜品接济四皇子,四皇子即位后,小太监地位也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