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4)

盖碗,烧了一壶开水,沏了两杯茶。

“陆先生好像来过几次,去年的考试考过了吗?”

陆子冈见老板竟然记得他,不由得高兴起来,笑着说道:“过了,现在进了国家博物馆当实习研究员。”他拿起那粉青盖碗,忍不住端详了一下,确认这盖碗确实是宋末哥窑的古董后,倒也没多说什么。陆子冈先是用左手托着茶托,轻拈起盖碗的盖子,闻了闻浓郁的茶香,然后轻呷一口清茶,享受地眯起了双目道:“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竟是特级的明前龙井,我今天真是有口福。”

老板含笑地陪饮了一口。其实这些人当中,还是陆子冈最对他的胃口。也许是上上上辈子,此人在哑舍中长大的缘故,和他特别投缘。现在他身边的人都不会有陆子冈现在这种惬意享受的模样。医生自是不懂这些,牛饮而已。馆长倒是懂茶,可惜对待古物却特别小心,让他拿着宋末哥窑的盖碗喝茶,恐怕要比掐着脖子喝茶还难受。至于画师那小子根本就是一门心思画画而已,其余一概都没有兴趣。大师那人估计对这盖碗能卖多少钱更感兴趣……

两人各自捧着一碗茶徐徐地喝着,哑舍中流淌着一股静谧的味道,熏人欲醉。

陆子冈品味着唇齿间的茶香,感到不可思议的平静,就像是这样的场景在自己的生命中已经重复了成百上千次一般,熟悉得让人恍惚。眼前这个人,陆子冈完全看不出深浅,第一眼看上去是相貌平凡的年轻男子,可是越看就越像那尘封在地底的古物,只要拂去了灰尘,洗去了铅华,就会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这么想了之后,再去看眼前这人,就会发现在缥缈的茶香热气之后,无论那眼睛还是眉宇,都透着一股浸染岁月的味道,真真让人移不开眼。

直到这一碗茶喝完,老板给他续水的时候,陆子冈才回过神,想起他的来意,连忙把后背的背包打开。

“老板,我前阵子去了趟西安,从一人手中收到了此物,你见多识广,看看此物是何来历?”陆子冈边说着,边把手中一块巴掌大的石料递了过去。

这是一块通体泛着油脂黄色的石料,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石料雕刻成一个缩小的碑刻模样,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栩栩如生。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雕工巧妙至极,龙腾若翔。可惜这只是碑刻的上半部分,中间被利刃拦腰砍断,露出石料的断面。

“这应该是‘一两田黄三两金’的田黄石,但所谓‘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应该是一两田黄三斤金,无可置疑的天价。”陆子冈顿了顿,续道,“可是这块碑刻特别的并不在材质上,而是这个雕刻款式……”

老板抬起头来,和陆子冈对视了一眼,两人均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对方的答案,异口同声地说道:“无字碑。”

无字碑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许多座,但最著名的,就要数骊山乾陵的那一座。那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陵前矗立的无字碑,这别具一格的碑首装饰和空无一字的碑面,立刻就让人一目了然。

老板也没有过问陆子冈究竟从何人手中得到此物,而是把手中的碑刻交还给陆子冈,转身走进了内室。

陆子冈这回品着极品的明前龙井,食不知味。

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老板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个巴掌大的锦盒。“这是多年前我收来的一个石刻,一直不知道来历。”

陆子冈的心脏猛跳了两下,期待地往锦盒之内看去。只见和他手中一样质地的石刻静静地躺在那里,旁边的飞龙雕刻正是如出一辙。

“看来正是照着乾陵的无字碑所刻,可是这物事看上去并不是新的刀工,年代看起来也很久远了。”寿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