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父一样,对自己的国家拥有不一样的感情,所以相较于领养一个外国小孩,他更倾向于领养国内的。
“那个时候只是忙里偷闲,随便去了一家附近的福利院,然后就遇到咱们儿子了。”时烽笑道。
三岁的小家伙瘦瘦小小一只,路还没走稳就会蹲在食堂等开饭了,那个时候的时烽并没有一开始表明来意,福利院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人陪着介绍孩子。
他自然而然蹲下,问小家伙为什么要蹲在食堂门口?难道阿姨不会分饭菜吗?
小家伙认真地说会,但是分完之后,阿姨会把装饭菜的锅子拿去洗,那个时候吃饭的食堂都是孩子,他抢不过别人。
时烽问他:“为什么要抢?”
小孩话都没说利索,就先学会了生气,皱着鼻子指控其他人:“他们比我大,吃不饱,就抢我的,我最小,他们说我人小,不用吃这么多。”
小家伙很气愤地捏着小拳头,“我不吃,怎么长大,我都饿扁了。”
时烽逗他:“你又抢不过他们。”
小家伙骄傲地抬着下巴,“没事,我蹲这里,我提前吃,我吃饱了他们才吃。”
后来时烽又去了几次,都是远远地看着那群孩子,在心里暗自估量着领养哪个比较合适。每次看完,都会下意识去找那个三岁的小孩。
有时候小孩会孤伶伶地站在操场边缘,看着那些大孩子玩游戏,有时候会跑回教室里,捧着那些被边角已经翻烂的书自己看图片。
小孩不识字,但是却聪明得很,好几次时烽碰上小孩吃午餐,被同桌的人抢了吃,他打不过,下一顿饭就自己跑去厨房门口蹲着,先吃饱了再回去。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每次都有用,有些阿姨会可怜他,提前分给他吃,有的阿姨恪守规矩,一定要在食堂里分吃的。
福利院大部分吃穿用度都是政府拨款,剩下的靠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捐赠。
但是对于只进不出的福利院来说,每年一次的拨款,和每月零散的捐赠,显然不够维持正常运转。
房子需要修缮,一年一次修缮就得花去很多钱,不修缮又不行,孩子的桌椅床铺,福利院的大门围墙,每一样都必须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