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3)

摆在桌上。这个话题对他而言同样不容易开口,他需要找点什么事情做。

那一次堪称郁书最不愿意回忆的尴尬经历之一,不过提起樊焱的妈妈,他想了想,选择了几个他觉得比较贴切的词语:“挺有气质的,说话也蛮温柔,大家闺秀的感觉。”

听到这里,樊焱轻轻摇了摇头:“是不是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大学的时候逆反,瞒着家里人谈恋爱,还未婚先孕?”

他是未婚先孕生下来的孩子。

成长过程中,他陆陆续续听爷爷奶奶提过,他妈妈看起来文静乖巧,其实性子颇为倔强,那几年正逢叛逆期,怀了他之后家里不同意,但她偏要生,因此不得不休学一年,还要他爸爸陪她一起休学,搞得两家人很不愉快。不过最后鸡飞狗跳的,他们还是结了婚。

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樊焱刚满一周岁,年轻小夫妻不想就此困于家庭,便把小婴儿全权托付给老人,两家人轮流带,他们自己则风风火火去创业了。创业开头几年总是很难,所以在樊焱的记忆里,一直到八岁为止,他对父母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年夜饭上,没有陪伴,自然不会有感情,但也不算太差,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对他很好。

等到他十岁的时候,爸妈的公司总算步入正轨,两个人也终于有时间经营家庭,正好老人年纪上去,带调皮的小学男生多少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就把樊焱接回了家里。原本,这应该是一切向好的征兆。

但是这个时候,樊焱的妈妈怀上了二胎。

依旧年轻的夫妻仿佛这才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小婴儿分走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而没怎么和他们一起生活过的大儿子,在这个家里才像是那个后来加入的陌生人。

他默默地看着爸妈站在婴儿床边逗弟弟笑,亲自给弟弟挑选玩具、衣服,因为弟弟说的第一句话而欣喜若狂,用无数张照片记录下弟弟成长的足迹。在他的人生里明明也有这样的时刻,但父母缺席了每一个。

原以为哪怕晚了十年,他们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逐步贴近,却因为弟弟的加入,将这条裂痕无限放大。

“其实我父母对我并不差,他们没有打骂过我,也给了我很好的物质条件,但他们永远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也从不了解他们。所以,平心而论,我并不怨恨我爸妈,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喜欢我的弟弟。”

就在刚才,郁书坐到了他的身边,微微靠在他身上,让他可以用很低的声音慢慢讲述,像是耳鬓厮磨。在两个人一起出门的时刻里,郁书从未主动有过如此亲密的行为,樊焱觉得自己的心就像面前的火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噗通噗通地烧开了。

今天他们说了很多不曾为外人道的真心话,樊焱第一次发现原来倾诉真的可以缓解压在心里的重担,也是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学长坚硬的外壳在他的面前融化了一点点。

咕嘟咕嘟。牛油锅率先烧开,郁书的眼睛亮了亮,就此打住了刚才那个沉闷的话题:“总之,谢谢你陪我过来吃火锅啦。”

整个吃饭的环节中,他们一次也没有提到过陈一然。樊焱说到了自己的自驾游计划,郁书没怎么多想,欣然应允,他意识到自己目前的精神压力已经过大,好好放松一下,才能用更好的状态迎接之后更为忙碌的几个月。

时间太早,他俩其实都不怎么饿,这顿火锅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给郁书解压。对他来说也是个挺神奇的经历,以往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吃,吃到再也吃不下,辣得对其他味道没有感知,晚上睡觉的时候胃里还会像着火一样,但这一次却有人陪他一起,盯着他把辣用香油涮掉一点再吃,饱了就不准吃了。

有樊焱盯着,他们两个免于撑到难受的结局。最后他们把剩下的菜打包,回头还能在家里简单地煮个面条。

从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