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委婉拒绝后,庄楷觉得自己犯了轻敌的错误。好在最后她答应和他出来玩而不是一味拒绝,这样就给了他回旋的余地。他开始有点享受这场游戏带来的难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决定先对夏采薇做一番调查再下手,减少她说“不”的可能。
他请了私家侦探,帮他调查夏采薇闲暇时间喜欢做什么,得到的结果颇让他意外。夏采薇平时只是上课,学习,晚上确实如她所说,除了去学校讨论从不出门。闲暇时,她喜欢去博物馆,这点他并不意外,学艺术的学生理当如此。她还喜欢在校园里转悠,几乎每栋建筑都要停留,有的还要进去浏览一番。这也不奇怪,这本是她的专业。她还去过M院,逗留了一番,并去过M院附近的某一栋住宅见一个中国学生,私家侦探把那个学生的姓名给了他。
另外,夏采薇去过几次滑翔,有时几个人,有时人多些,看来是个俱乐部。滑翔?怎么她喜欢这种玩法?要不要也加入这个俱乐部?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否定,他不想在她面前展现笨拙的一面,而刚开始学难免笨拙。嗯,可以考虑带她出海。庄楷摸摸下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阳光青年李晑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李晑都可算得上是得天独厚。虽然不是天才,可也是天资聪颖,小学,中学一路顺顺当当地过来,大奖小奖不断,老师眼中的宠儿。无惊无险地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T大,毕业后又顺利地申请到了美国名校的全额奖学金。
不是没有寒窗苦读的时候,也曾在别人看电视的时候苦攻数理化,在别人打游戏的时候背红宝书做真题,不眠不休地在实验室干活只为发一篇好文章。但是在那样一所高校里不是没有和他一样苦读的人,也不是没有和他一样聪明的人,李晑拿到M院通知书的时候想,自己从小到大好像还是有些小运气。通知书很简短,短短几段话印在有学校水印的信纸上,却是这两年来努力的结果,是拿到去大洋彼岸通行证的关键。
别人不知道的是,除了优异的大学成绩,一篇不错的论文,李晑的推荐信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李晑的父亲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在那个优异学生都去学机械军工的年代,他父亲这个普通的学生学了个当时不怎么样的专业,电子工程。在那个时代人的眼里,这样的专业就是搞搞通讯器材,半导体什么的,哪里比得上造飞机坦克。谁知道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这个专业居然成了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大学任教的李爸爸顺应大学教授在外兼职的潮流,让李家的生活迅速达到了中产阶级的水平,李晑也子承父业地选了这个专业。
李爸爸昔日的同校好友,T大物理系的汪教授,也曾被公派到M院留学,师从于史密斯教授。史密斯老头虽然早就退休了,可他桃李遍天下,其中一颗桃李,霍夫曼教授,就落在了M院的电子工程系。
汪教授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曾和霍夫曼教授有过交流,论上了师兄弟关系,也探讨了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回国后他们俩的联系也没有中断过。李晑的一封推荐信就是汪教授写给霍夫曼教授的,他的全额奖学金也是霍夫曼教授发出的。
单凭书读的好并不能说明李晑的得天独厚。李晑不是个死读书的人,他高高的个子,爱运动的天性使他拥有了当下流行的健康肤色,瘦削而有弹性的身材,给人一种很阳光的感觉,偶尔笑起来又带点孩子气,总体说来是个颇有些帅气的男孩子。他还玩得一手好吉它,有一副略带磁性的嗓音。
因为家境宽裕,穿着打扮虽然不高档,但也清爽得体,看的出衣服质地不错。他天性开朗,待人和蔼亲切,乐于助人,颇有些幽默感,再加上他为人大方,朋友们出去打打牙祭常是他买单,因此狐朋狗友,好哥儿们也不少。这样的他在大学校园里,尤其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