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钱奖金是他帮着打申请,跑了好多趟领导办公室要来的。

钱一到手,他立即送过来,车轮子都蹬冒烟了。

宁晓晓疑惑开口:“谢谢同志,不过军区不缺吃的,不是说灾荒过去了吗?哪里又闹饥荒了?”

宁晓晓心中紧张,不会是书中世界和历史有出入吧?

按历史,今年是灾荒最后一年,现在已经秋收,歉收的地方也等到了救济粮,不太缺粮了。

“没有,宁同志,你……需要帮助吗?”王爱国答非所问,期期艾艾问。

宁晓晓:……

她需要什么帮助?付嘉鸣是团长,工资津贴那么高,怎么看她家也不算贫困户吧。

宁晓晓的沉默,在王爱国眼里是难以启齿。

“宁同志,现在妇女解放了,你若是在家受了欺负,可以找妇联寻求帮助,不要难为情。”

王爱国一口气说完,不敢看宁晓晓的神情,因为尴尬,跑得飞快。

跑到门口不放心,又留下一句:

“两块钱你藏好,别交给你男人,放心吧,别人不知道。”

宁晓晓:……

他在哪听的谣言啊?

宁晓晓没来得及解释,王爱国骑上自行车跑出了残影。

钱秀英在办公室门口,偷听了好一会,惊掉了下巴。

原来宁晓晓在家过的这么凄惨,饭都吃不饱,两块钱还得偷藏。

难怪这么瘦。

钱秀英听到惊天大瓜,抓心挠肝,想和人一块说说闲话。

她趁着学生体育课,跑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几个军嫂靠着柜台聊八卦,八卦的对象正是宁晓晓。

售货员满脸羡慕:“还是宁同志嫁的好,付团长亲自陪她买布,可舍得花钱了,棉花买了八斤。”

一军嫂神秘兮兮:“昨早上,我碰上付团长送媳妇上班呢。”

另一军嫂抢着道:“晚上下班,我也看见了,俩人并肩走,也不避人,一点不害羞,要是别的小媳妇,早就羞红了脸。”

“我打水,碰上付团长好几次呢。”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没见过宁同志打水。”

“付团长第一天来大院,我就见到了,看着人就好,我还想给他介绍对象呢。”

钱秀英走进去,插嘴道:“得了吧,全是装的,宁晓晓在家饭都吃不饱。”

几个军嫂目光齐刷刷转过来,眼中是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

“市委宣传部那个王同志过来了,你们猜来干嘛的?”

钱秀英吊足了军嫂们的胃口,说道:

“给宁晓晓送了两块钱,说让她偷偷藏起来,别交给付团长,让她挨饿的时候买吃的。”

军嫂们惊的瞪大了眼睛,你一言我一语道:

“她手里两块钱都没有?”

“付团长那么高的工资不交给她吗?”

“难怪陪着买布料,是一分钱都不让她过手啊。”

“在家还挨饿?难怪那么瘦,瘦的可怜。”

“我从没在食堂碰上过她。”

“我也没在食堂见过她,原来是手里没钱!”

钱秀英继续道:“王同志还劝她,让她找妇联帮忙。”

军嫂们:“她定是不好意思找妇联。”

“真没想到付团长长的一表人才,内里竟是那样的人。”

“你们在咱大院,见过哪个男人打水,接送媳妇上下班的?绝对是做戏给我们看的。”

“媳妇瘦成那样,一看就是吃不饱饭,这一点伪装不了。”

军嫂们上一秒还羡慕宁晓晓嫁了个好男人,下一秒纷纷同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