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呢。”
宁晓晓很自信,抱上琴,一首流利的曲子倾泻而出,曲音婉转动人。
孙姐面上不显,心里却激动万分,天才啊。
两日没摸琴,琴艺半点没退步,还进步了。
琴声悠扬,只听琴音,根本不知是新手弹奏的。
晓晓学琴才几日,天生的演奏家。
“还不错,好好练琴,上班也不能耽误练琴。”
宁晓晓笑道:“师父放心,我买琴了,快到货了,以后在家也能练琴了,我会努力的。”
孙姐眸光发亮,孺子可教也,天赋努力投入缺一不可,晓晓样样具备。
“买琴好,好好练,有不懂的地方,过来问我。”
徒弟真不错,嫁的人也好,她没想到付团长这么舍得,几百块说买就买。
“那我先回去了。”
宁晓晓帮师父简单收拾办公室,师父的屋子很干净,宁晓晓没几下就收拾好了。
留下包子,带上师父给她的作业,回家。
正是下班时间,付嘉鸣一定会去接她,她准备回家放下东西再去趟学校,和付嘉鸣一块回来,免得他空跑。
家门口,市委宣传部的小伙子斜靠在她家大门上,见到宁晓晓回来,一个箭步冲了过来,高兴道:
“宁同志,你回来了!”
小伙子急切道:“终于找到你了,我先去的学校,学校说你下班了,我就一路打听你家在哪,好不容易打听到了,敲门家里没人,我不知去哪找你,只好在这等着。”
宁晓晓热情招呼:“同志辛苦了,进来坐坐,吃个包子再走。”
小伙子挠头,嘿嘿道:“不辛苦,我叫王爱国。”
他怕宁晓晓已经忘了他叫啥,重新介绍一遍。
宁晓晓开门,“王同志坐,别客气,这次有任务给我吗?”
宁晓晓让小伙子坐在客厅餐桌前,她去锅里盛包子。
人家大老远跑一趟,家里恰好有吃的,于情于理招待吃个饭。
“吃酱油醋吗?”
“宁同志别忙,我是来取上次任务的,拿上就走。”王爱国瞬间起身。
这年代粮食珍贵,没有去别人家里蹭饭的。
宁晓晓给他端上两个大包子,一个碗底的酱油醋,还有一点辣椒油,一碗辣椒油拌芥菜疙瘩。
“别客气,你先吃,我去拿宣传报。”
王爱国:在人家里吃饭是不对的!
他吸吸鼻子,咋这么香呢,一进屋他就闻到了这股香味,诱人得紧。
包子长的白白胖胖的,看着比国营饭店的都好。
王爱国默默流口水,别过眼去,起身站在门口。
拿到宣传报,他立马就走。
咽咽口水,没忍住又扫了一眼白白胖胖的大包子。
看着就香,一定是肉馅的,一口冒油的那种。
宁晓晓进屋,拿出两张宣传报,随手关上卧室房门,递给王爱国:
“王同志,你看看行不行?我怕不合格,画了两张备选,你看有没有能入眼的,不行我再改。”
王爱国打开一幅宣传报,瞬间被工人热火朝天干活场景吸引,工人身上的补丁给了个特写,完全凸出主题。
“幸福不忘阶级苦,艰苦朴素树新风。”
王爱国忍不住读出声来,赞叹道:
“画好,字更好,口号起的更更好。宁同志的宣传报做的真好,带回去领导定能满意。”
王爱国随手放下,打开第二幅。
一眼望去是绿油油的农田,麦苗长势喜人,传递着希望,麦苗前站着各类人群,工农干部们衣服打着补丁,笑容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