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弟错愕,又是油又是糖的,做的是咸菜?

这咸菜也太金贵了。

“是你们老家的做法吗?”他们东北都是腌芥菜疙瘩,萝卜条。

“嗯,等腌好了连姐尝尝好吃不。”

宁晓晓胡乱应下,这道菜应该是川渝那边的。她还挺爱吃辣的,留着下饭。

她看付嘉鸣也爱吃辣椒,应该会喜欢。

赵连弟连忙说不要,“我来问问你,去隔壁村不?我要去换些土布,你要不要换点啥?”

宁晓晓一愣,还能换东西?惊喜道:“去,连姐等等我,我这就跟你去。”

她把辣椒香菜装进橘子罐头中,倒进酱汁,封好瓶盖,装了好几瓶。

吃过的罐头瓶子,喝过的麦乳精瓶子,什么都不能扔,刷好都能装东西。

连打吊瓶的玻璃瓶,都有人留着装咸菜。

“不着急,带些家里用不上的,乡下人喜欢部队发的东西,像毛巾,肥皂,工业票之类的都行。”

赵连弟帮着拧瓶盖,嘱咐道。

“我带了两块肥皂,老郭部队发的,家里省着点用,每个月能省出一块来。你想换什么?”

宁晓晓:“鸡蛋能换到吗?”

家里最近早上吃鸡蛋,快吃完了。凭票购买的年代,想买并不容易。

“能,放心吧,乡下家家都攒着鸡蛋呢,卖给供销社没几个钱,根本买不来一块肥皂,大家都愿意换。”

宁晓晓留下一张字条,出门。

第27章 铁锅炖大鹅

宁晓晓走在乡间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

这时候乡下无人修路,都是不平整的土路,秋风吹过,尘土飞扬。

放眼望去,都是大地和低矮的土房。

和军区家属院住的红砖瓦房完全不同,难怪这年代都愿意当兵,待遇的确好。

“大娘,晒干菜呢?”

赵连弟带着宁晓晓七拐八拐,进了村里一家院子。

院子凌乱,晒着干菜,土豆干,萝卜干铺满院子,没有下脚的地。

柴火垛上晾晒着洗好的衣服。

小娃子满院子疯跑,惹得老太太追着打。

老太太没追上孩子,见到赵连弟二人,热情道:“小赵来了,快进来,喝碗水。”

“大娘不用忙,我来问问,您这有土布没有?鸡蛋有没有?”

赵连弟一看就常来,谁都认识,见到谁都能唠几句。

“土布我有,前日刚织好的。鸡蛋没攒几个,我领你去老陈家,他家攒了好些鸡蛋,说要留着换肥皂呢。我家妮子去河边洗头发,用了从你这换的肥皂,不少人羡慕,都问呢。”

老太太很热情,也善谈,裹着小脚,走起路来有些晃,带着他们往老陈家走。

“老陈家的,你不说要换肥皂吗?”没进院子就喊人。

老陈家的媳妇在家掏炉子呢,一头一脸的灰,拍着身上的灰,迎出来道:

“嗳,快进来,快入冬了,我透透火炕,家里灰大,见笑了。”

宁晓晓见到院子里摆着很长很大的木头板子,很多块,手艺不错,表面光滑。

惊讶,这户人家要打大衣柜?

老陈媳妇指着道:“军营里订的,我家老陈会点木匠手艺。”

宁晓晓:军营里,谁家?不会是她家订的吧?这么巧。

“上次听说哪个军官娶媳妇,打的炕柜也是我家老陈给打的。以后你们想打什么,尽管过来。”

宁晓晓用一块肥皂换了一兜子鸡蛋,又给抓了两块糖。

老陈媳妇推辞,白糖都是珍贵物,何况是带包装的糖块,听说这玩意老贵了,过年家里都没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