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激昂,节奏强劲,就像钢铁洪流,能让人感受到军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台下观众惊呆,宁晓晓琴竟然弹的这么好,完全不输文工团的人。

她一个乡下姑娘,刚来的时候,瘦的可怜,现在站在台上自信满满,毫不怯场。

如今的她,气色极佳,更漂亮了。

“当了老师,是不一样。”

“人家现在是中专毕业。”

众人惊讶又羡慕,同样是随军军嫂,宁晓晓的进步咋这么快?

赵连弟和陈金花适合扬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郭政委被音乐所感染,一时兴起,收不住,越说越激动,临场加词,险些泪洒舞台。

赵连弟急的直拽他,老郭临时变词,让她怎么接,她的词咋办?

外行看热闹,郭政委的临场加词,没有破坏整体节目,反倒说哭了台下众人。

大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仿佛回到了曾经艰难的岁月。

付嘉鸣把词转了回来,他和小强讲的东西,大家同样爱听。

都是军人,但台下众人没去过特战部队,对特战部队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讲到激昂时,台下众人激动的拍大腿。

三位军人的话,有激昂,有煽情,拉足了观众情绪。

三位军嫂简短的捧哏,加入的是喜剧效果,时不时让大家捧腹大笑。

众人看的一会哭,一会笑,一会激动的拍大腿。

“这个节目好。”

“今天晚会最好的节目。”

“后面还有没演的呢。”

“我敢肯定,后面超不过这个。”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孙姐满心激动,这个节目谁编的?人才啊。节目效果,一点不比文工团演出差。

还有晓晓的曲子,开场曲是什么曲子,她咋没听过?是她自己谱写的吗?

她徒弟太优秀了!

宁晓晓等人下台,宁晓晓和付嘉鸣互看一眼,互相夸赞,演出很成功。

小强和陈金花笑容满满,他们第一次上台,将成为美好的回忆,以后给他们的孩子讲。

赵连弟掐老郭,“谁让你改词了?你是不是忘词了?”

郭政委躲开,承认是绝不能承认的。

“谁忘词了?我那是有感而发,我把他们都讲哭了,这不是挺好的吗?”

几人回去坐下,引起周围一阵骚动。

大家纷纷恭喜他们,夸赞他们,赞叹演的真好。

孙姐坐在前排,心里痒痒,总想过去问问晓晓,后面的节目都没看进去。

散场的时候,人太多,孙姐没找到人。

宁晓晓和邻居们一块排队,领春卷呢。

今日参加演出的,人手一份。

赵连弟一家人最多,孩子们拎着两盒春卷,兴奋地叽叽喳喳:

“爸妈,你们演的太好了,下次你们还报名好不好?”

赵连弟瞥他们,是夸他们,还是为了春卷?

“下次我可不报名了,太紧张了,你爸还能临时换词。”

郭政委摸摸鼻子:“我那是超常发挥。”

赵连弟翻白眼,老夫老妻的,别人不知道,她能不了解吗?老郭就是忘词了,台上瞎说的。

家门口,赵连弟和宁晓晓等人挥手,笑道:

“我们进屋了,新年快乐。今年不一样,我们演出很成功,我得回去多做两个菜。”

“哇,宁姨再见!”孩子们听到有好吃的,飞快往家跑。

“新年快乐,演出成功。”

分别后,宁晓晓和付嘉鸣去小强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