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九十六个小时,五千七百六十分钟。

进了宿舍,宁晓晓又进入紧张复习阶段。这次过来,主要是考试,等成绩,领毕业证,参加毕业典礼,以及同学聚餐。

宿舍里,大家安静看书,宁晓晓好奇问:

“这次班长不组织一块复习了?”

李淑英撇嘴:“上次考试,咱们都过了,班长不操心我们了,说明天就考试了,今晚让大家好好休息。

他啊,亲自给钱秀英同学补课,生怕她过不去,当个班长,真够操心的。要我说,就该让她拿不到毕业证。”

宁晓晓:钱老师运气够好,碰上个认真负责,想要政绩的班长。

经过班长的不懈努力,他们62届全体同学通过了考试,全部拿到毕业证。

毕业典礼那天,学校领导讲话,对他们表示祝贺,叮嘱他们,步入社会后,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光发热。

为他们一一颁发毕业证后,对他们提出表扬,称他们是最优秀的一届研修班,并重点表扬了班长,让他上台代表同学们讲话。

班长是个圆滑的人,很会说话:

“我们62届研修班取得好成绩,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各个部门最优秀的人才,未来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终身。”

他不居功,夸了所有人,又重点提到宁晓晓等人,感谢他们拿出宝贵的时间,领大家复习。

并请他们上台讲话。

事情来的太突然,几位同学怯场的推来推去:

“我紧张。”

“我也是,站上去脑子空白一片,绝对说不出来。”

“我没准备词啊,真不行。”

大家看向宁晓晓,拜托道:“晓晓,救个场。”

李淑英给她鼓劲:“晓晓加油。”

第 165章 同学录

宁晓晓面带得体微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辛勤培育我们的领导老师们,表达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发言稿她很熟悉,上一世听的太多,根本不用想词,发言十分流畅。

领导目露惊讶,这位宁同学很不错呀。

老师夸道:“宁同学是我们的优秀学生,两次考试都取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

领导对宁晓晓印象深刻,她大方得体自信,语言流畅,临场发挥,临危不惧。

这样的同志,出了校门,一定是各单位疯抢的存在。

直到后两届毕业典礼,领导仍记着宁晓晓,总想给她介绍工作。

台下的同学们目露崇拜。

聚餐时,李淑英兴奋拉着她:“晓晓,你的口才,适合来妇联,我们部门,最需要口齿伶俐的女同志。”

另一同学道:“晓晓一看就会写材料,最适合我们政府部门,我们部门,每次写月报、季报、年报,都愁得慌。”

班长推开他们,邀请道:

“我们组织部更需要宁同学这样的人才,你要是有意向,我回去就和领导说。”

宁晓晓应接不暇,果然有了学历,有了人脉,工作都能自己找上门来。

她笑着拒绝,工作不是目的,生活才是。

她得和付嘉鸣好好过日子,夫妻哪能聚少离多?

她在军区有一份躺平的工作挺好的,工作不忙,人员简单,没有勾心斗角,离家还近。

当然,钱秀英除外。不过,钱老师拙劣的把戏,对她造不成影响。

钱秀英唇抿得紧紧的,她心里不是滋味。宁晓晓一个小学毕业生,凭什么进步这么快?

两个多月的学习,就能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