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众人,附和点头,她们也要。
宁晓晓无奈:“我也不知道考什么,只能全复习一遍。”
“那也行,你帮我捋捋,我心里没底,不知道考试难不难?”李淑英央求道。
宿舍众人心慌慌,抱怨道:
“突然就说要考试,我还没准备好呢。”
“就是,咱们来研修一次不容易,最后没拿到毕业证,我都不好意思回去上班了。”
宁晓晓安慰道:“别太紧张,两次考试都不及格,才没有毕业证。题应该不会太难吧?要是大家都不及格,老师脸上也不好看。”
“那可说不准,老师那人,看着就严厉。”
“咱们同学,有给他起外号的,叫冷面修罗。”
“他那天课上说了,要是不及格,别找他求情,一切按规章办事。”
宿舍人多,你一句她一句的,考前紧张氛围更浓了。
连宁晓晓都有几分紧张感了。
她翻开书,“那我们抓紧时间,赶快复习,学点是点。”
文科专业就这点好,记忆的东西多,背诵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
“《诗经》的知识点,风雅颂赋比兴,我们都背一遍。”
李淑英奋笔疾书的画,这些知识点以前晓晓都帮她捋过,奈何她没背下来,真是背一遍,忘一遍,愁的慌。
宁晓晓感觉自己在上班,说好的一块复习,成了她帮忙讲课。
没一会,宿舍响起了敲门声。
李淑英画着知识点,头都不抬地开门。
“我就知道你们宿舍一块复习呢。”
“咱们这期学员一百多人,你们宿舍学习氛围最浓。”
“羡慕你们,宿舍里有学霸,能帮忙补课。”
“我们来蹭蹭课,一块复习呗。”
大家都是同学,不好拒绝,于是乎,她们小小的宿舍内,挤满了人。
宁晓晓把床单掀起来,她的下铺挤了四个人。
宁晓晓主讲,时不时有人帮忙补充,老师强调过的重点被大家一一记起。
都说讲一遍胜过背诵十遍,宁晓晓给大家说一说,她记忆更深了,她有落下忘记的,也被大家补充上了。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暗。
宁晓晓:“我们要不要吃个晚饭?一会食堂都关门了。”
李淑英是不想吃,她想抓紧时间多背一会,书还有这么厚没看呢,真怕来不及。
但她怕宁晓晓饿了,只好应和:“也行,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吃个饭,抓紧回来。”
说真的,对于扫盲为主的他们来说,课程过于难了。
生僻的名词解释太多。
她们拿上各自的饭盆,有人带的是黄色的铁盆,有人带的是铝饭盒,食堂吃饭,餐具包括筷子都得自备。
宁晓晓出了寝室,发现好多人抱着书出来。
这么用功?吃饭还得边吃边看?
其他宿舍人:“班长说,他和食堂管理人员说了,晚上食堂开门,借给我们当自习室用。”
“对,大家吃完饭,聚一块复习。”
大家一听,纷纷回去拿书,宁晓晓跟随众人,也带上书去食堂。
李志国站在食堂门口,通知:
“想一块复习的,晚上来食堂,咱们一块学习,争取这一届,所有人都能拿到毕业证。”
见宁晓晓过来,李志国热情邀请:
“宁同学,你能帮大家画画重点吗?我找了几个成绩好的,轮流给大家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