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单位让他们来进修,就是提升学历的,不可能都不给发毕业证。
至于最后或许有几个倒霉蛋拿不到,每个人都觉着,自己不至于那么倒霉。
“还是宁同学豁达。”
“我觉着她说的对,担心没用,明天开始好好学呗。”
大家心里安定了,熄灯睡觉。
次日一早,宁晓晓端着脸盆,在井水处排队打水。
早上洗漱,人很多。
他们这次来研修的有一百多人。
“宁同学来了。”
大家都认识了宁晓晓,纷纷和她打招呼。
还有一名男同学热情地帮她打水。
钱秀英酸溜溜道:“别献殷勤了,人家都结婚了。”
男同学:……
本来是同学间互帮互助,她这么一说,好像他有啥企图一样。
宁晓晓笑着接下:“谢谢同学。”
男同学尴尬:“没想到宁同学都结婚了,看着不像。”
说着又帮其他几位女生打水,唯独绕过了钱秀英。
钱秀英气得咬牙,她就说不来吧,她妈非让她来。
忙碌了一个上午,宁晓晓终于坐在教室上课了。
翻开教材,他们竟然学的《中国文学史》。
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消瘦,带着眼镜,课讲的抑扬顿挫。
宁晓晓听的认真,老师的课讲的很好,看得出来,老师很有才华。
旁边的李淑英,一会一个哈欠,见宁晓晓听的认真,捂着嘴低声问她:
“你都能听懂吗?”
宁晓晓:“认真听还好。”
其实课挺难的,如果她只有小学文化,大概率是听不懂的。
李淑英在下面冲她做了一个佩服的手势。
李淑英是那种卷卷不赢,躺躺不平的人。
她想听课,可是听不懂,完全放弃不听吧,她又害怕考试不过。
终于熬到了下课,李淑英黏着宁晓晓一块吃饭,恳求道:
“晓晓,你帮我画画重点呗?”
“行啊,我说的也不一定对,我们一块复习。”
“你最好了。”
宁晓晓拿出教材,帮她复习捋知识点。
宿舍其他人瞬间围过来,纷纷打开书,一块复习。
别的宿舍在聊天,他们宿舍全体读书学习,学习氛围十足。
李淑英夸道:“晓晓,你讲的比老师清楚多了。”
宁晓晓谦虚道:“哪有,我就是重复了一遍老师讲的。”
王二妮:“真的比老师讲的清楚,我课上听的稀里糊涂的,现在好像明白了一点。”
其实是老师讲的学术名词太多,基础弱的听不懂,宁晓晓为了让她们理解,换成了大白话。
学术名词画下来,当名词解释背下来。
多背几遍,自然就懂了。
一连四天,宁晓晓白天上课,晚上帮宿舍几人补课,很快就到了放假日子。
宁晓晓立马背上军用背包,准备回家。
不为别的,她主要想回家改善伙食。
这里吃的太差了。
她的嘴被付嘉鸣养刁了,这里的大饼子白菜汤实在难以下咽。
她感觉自己饥肠辘辘的。
宿舍几人纷纷和她打招呼,李淑英问:“晓晓怎么回去啊?”
“我坐公交,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