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团长真宠媳妇啊。
赵连弟连看他好几眼。
好在那时,付嘉鸣穿戴整齐,身穿棉衣。不像现在,穿着单薄的睡衣。
半夜去打水,又碰上了武营长。
巧的是,武营长也穿着单薄的衣服。
武营长见到付嘉鸣下意识躲闪,无处可躲,来了句:
“我出来夜跑,穿多了热。”
后一句没必要解释,现在条件好了,有军大衣穿,以前他们当兵,上战场,哪个不是衣着单薄。
军人,早习惯了。
武营长见付嘉鸣打水,他拎着空桶又跑了一圈,等付嘉鸣走了,他再过来。
坚决不承认他是来打水的。
他们家对外口风:媳妇打水。
不能和别人不一样。
付嘉鸣回家,暖了一会再上炕,怕冰到宁晓晓。
家里的温度,他睡在炕梢,不盖被都觉着热。
付嘉鸣半夜起来喝了好几次水,他又热,又口干舌燥。
今日放假,宁晓晓赖床,想睡个懒觉。听到付嘉鸣叫她,翻身抱着被继续睡,嘟囔道:
“我不吃早饭。”
付嘉鸣:“我们去看海,正好有车过去。”
宁晓晓瞬间清醒,出去玩?这个年代他们能去旅行,一天也很好啊。
昨日他说放假带她去看海,没想到车这么快就联系好了。
办事效率太高了吧。
宁晓晓立马爬起来,洗漱,还画了个淡妆。
她收拾美美的出屋,桌上已摆好小米红糖粥,鸡蛋和小咸菜。
俩人吃了早饭,带上各样零食,出发。
宁晓晓还装了两个她自己做的罐头。
营区,一辆军用大卡停在门口,里面下来一个小伙子,招呼道:
“付团,嫂子,上车吧。”
“谢谢同志,麻烦你了。”
宁晓晓给汽车兵抓了几块糖,表示感谢。
她觉着小伙子眼熟,好像哪里见过,声音也耳熟,就是没想起来。
“客气啥,今日正好取货,路过,车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一块去,我路上还有人聊天呢。”
宁晓晓和付嘉鸣坐在后排,车厢很高,付嘉鸣拉她一把才上去。
小伙子开车,时不时聊天:
“付团对您真好,前几日还让我帮忙换海鲜呢,今日说不定能碰上渔船,你们可以换点海物回去。
那边海物不值钱,多的是,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很好换。”
付嘉鸣点头表示了解,他也想多换点回去,晓晓爱吃。
宁晓晓看着外面温暖的阳光,表示疑惑:
“昨日下雪,今日又出阳光了,囤海物回去能冻住吗?”
小伙子:“放心吧,东北降温快,下了雪,晚上就上冻了,也就中午有一会阳光,晚上就冷了,我估计今明两天就得降温。”
宁晓晓觉着付嘉鸣选的日子真不错,车里穿着棉衣不太冷,要是下周来,坐车都遭罪。
这时候的车没有暖风,天冷车也冷。
小伙子车技不错,车开的很平稳。
现在的汽车兵是很好的工作,会开车的人非常少,待遇也好。
宁晓晓心动,想给弟弟石头问问:
“同志,当汽车兵要什么条件,有年龄限制吗?”
“要政治审查,家里至少三代贫农,读过书,认识两三千字就行,没什么年龄限制。
我们培训班,年纪不够的多了去了,有人推荐就好进。我就是汽车班毕业分到付团手下的。”
宁晓晓放心了,饥荒刚过,正是困难时期,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