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接见吉米不同,不能打扮的太洋气,得低调一些。
不过她这张脸,就算黑框眼镜遮一半,依旧美的让人不舍挪目。
一群港商被吴领导带着来介绍,都来跟灵月握手,用别扭的普通话说着:“艾华编剧,久仰大名啊!”
灵月这才反应过来,艾华这个马甲,在港城比在大陆更有名。这些港商肯定听说过,难道是因为这个才叫她来的?
没时间多想,她全程保持礼貌地微笑,拿着提前得到的信息表,跟港商们介绍小学和福利院的历史。
羊城虽然发展的很快,但还是有些地方被留了下来。像城中村,有些留了几十年。
这些港商的父辈大多都是广东人,对这里很有情怀,来访只是走个过场,主要就是拍照上报纸。
不知为何,摄影师除了重点拍港商,还喜欢拍灵月:“沈同志,你抱着孩子我给你来张特写。”
灵月依言,微笑着抱起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这女孩胆子很小,一直缩在园长妈妈身后。
但她看到灵月时却很亲切,灵月抱起她,她立即抱着灵月的脖子,竟然胆怯地唤了一声:“妈妈。”
说实话,这一刻灵月的心软的像热锅上的黄油,滋滋响的同时还有香气四溢。
一句妈妈让她的思绪变回前世,她差点一就当了母亲,可惜,那个孩子跟她有缘无份。
小女孩把脸颊贴在她脸上,她有点动情地闭上眼睛,轻唤了一声:“宝贝。”
她想到嫁给顾司白之后,她曾经去福利院做过义工,也有一个小女孩很黏她,会偷偷叫她妈妈。
那时她真的很想收养那个小女孩,可惜顾司白就是不同意。而她那时只是一个‘依附品’,一个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人偶。
她害怕看到小女孩失望的眼神,后面都不敢去福利院做义工,只能悄悄地捐赠一些东西。
再到后来,她有了经济实力,也有了健全的人格,可她也失去了领养的资格,加上年纪偏大,担心会拖累养女。
她也就放弃了,只是往福利院捐款这件事,她到死都没停过。
此时,听到小女孩的呼唤,她的思绪又回到那个时候,好想,要一个孩子啊!
“咔嚓”一声,摄影师提醒:“沈同志,再来一张,你蹲下,左右手各抱一个孩子。”
一个小男孩立即跑来牵着她的手,比起那些富态的大叔,灵月明显更得孩子们喜欢。
都愿意跟她合照,摄影师一边指挥着灵月的动作,拍了不少照片。
笑对灵月道:“拍的都很好,我可以寄给沈同志做纪念。”
拍了大合照后就要告别了,灵月特地跟园长妈妈要了电话和地址,以后自己会寄东西过来。
特别是那个叫她‘妈妈’的小女孩,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佳欣。
离开福利院后灵月的情绪一直很低沉,勉强笑着跟记者们说话。
赵队很快就察觉到,低声问她:“是不是不舒服?”
今天的太阳有点大,羊城的天气是真奇特,还是春天呢,年轻男子都穿短袖了。
灵月摇头:“我没事。”
赵队递过来一支藿香正气水:“喝了。”
灵月没有拒绝,屏蔽呼吸将它喝完,又连喝几口矿泉水,脑子一下子清明了。
接下来到小学,说是让他们上课,其实就是做做样子,跟孩子们介绍一下捐款人。
来的几个港商很是大方,要给小学捐一栋楼,怪不得领导这么重视。
记者又拍了很多照片,特别是灵月被孩子们牵着到操场做游戏的照片。
搞得她不得不提醒记者:“主要是拍那些捐款人!”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