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去朱教授和韩厂长家拜年,但不在这两家吃午饭,而是去叶奶奶的老朋友,也是两人办婚礼的饭店吃午饭。
依旧是吴山送他俩去,叶奶奶事无巨细地叮嘱,人家留吃饭要怎么拒绝啦,过早不能吃太多啦之类的。
搞得好像灵月和叶炎是两个小孩子,但他俩都挺享受奶奶这种叮嘱的。
上车后,灵月检查两家的年礼,朱教授的多了一支英雄牌钢笔,这种钢笔很好用,灵月多买了几只,年前寄给了佳双姐。
韩厂长多了一幅灵月的字画,其实灵月的字画在京城的圈子里并不出名,京里太多老前辈,太多大师。
她根本排不上号,但她到港城给朱老爷子的那幅字画,被港媒夸张式的报导,导致她的字画在港城那边火了。
然后就成了另一种‘出口转内销’,先在外面出了名,又转回内地出名。麦先生说话又夸张,特别是灵月在港城的事,他到韩厂长面前一夸。
简直把灵月说成未来的书法大师了,韩厂长来了兴致,开玩笑地说那他得收藏一幅。灵月只好借拜年送年礼,送他一幅。
感觉有点丢人,她的字画比起菁华的教授们,算什么呀!麦先生太爱吹牛了。
意外的是,在学校门口碰到张大导的妻子肖姐,还有另外几个杂志社的同事。
他们过年没回老家,对杂志社的上心程度,比灵月高出百倍!简直是当自己的事业来找拼,当然,这跟过年发的奖金够丰厚也有关系。
因为年后要加刊,这才初三他们就上岗了。
肖姐还以为灵月也是来加班的,忙问她吃早饭了没有?她买了白糖和油条,要不要泡一碗来吃?
搞得灵月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来拜年的。
同事们也没失望,社长开玩笑地说,不用她加班,但她得拿点北影的新闻素材来。
这个灵月能保证,刚好昨天从麦先生那里拿了一些港城明星的报导,我们这边转载一下,保管是全国最新的娱乐新闻。
过年放假,车能开到学校里面去,叶炎给门卫大叔一包烟,他非常爽快地开门放行。
朱教授住在后面的老式家属楼,低矮的瓦房,车只能停在外面。吴山在车上等,灵月和叶炎一人提几包年礼往巷子里走。
路上碰到不少来拜年的同学,但她发现带的年礼都没有她带的丰厚,生怕传出啥不好良风气。
她忙解了围巾,盖在装烟酒的袋子上。
对于她的到来,朱教授和他的妻子都非常高兴,更高兴的是她带叶炎来了。
这年头教授和学生的关系,比后世要亲近多了。虽然做不到古时候那种师如父,但教授对学生确实很负责。
师母煮了饺子过早,一直在那跟叶炎聊天,越看越喜欢,夸灵月有眼光,自己挑了个好丈夫。
一听两人是下乡时相识的,这缘份就更奇妙了。
朱教授单独跟灵月聊了两句:“开学后到校报个到,你们特调小组就继续南下,做好准备了吗?”
灵月笑道:“也不用我准备什么,只是听说羊城发展的很快,简直是日新月异,只怕我们以前做的调查资料都用不上了。”
朱教授笑着点头:“确实是啊!那边传回来的报告,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不过你跟别的同志不同,上面对你赞不绝口,特别是你还能翻译英文文件。
呵呵,要不是你还是学生,早被调到核心去了。对了灵月,除了英语,你还会什么外语?”
灵月斟酌着说:“法语和意语能交流,但翻译文件还有点困难。”
这要搁两年前,她打死也不敢承认自己会这么多外语。那是会被扣上走资帽子的,但现在情况大不同了,沿海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