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常绕老人膝下,这让老大两口子感觉很愧疚,只得多往老家拿点营养品、水果,孩子们周六、周天闲着的时候,也吩咐两人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才算有些安慰。

只是他们不知道,俩个孩子回去并不乐意,不说爷爷整天整天搬着小马扎,去外面和别的老头下象棋,只有吃饭的时间才能见一面,就是奶奶,他们去了就招呼一声,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往桌上一放,让他们出去和朋友玩,转过身就忙自己的,那二叔家的小辉一回家,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又是倒水,又是剥桔子的,乖孙乖孙的叫着,别提多亲热了。

孙明大些了,知道奶奶不待见他们一家,也不计较,孙俪可是个几岁的毛娃娃,受不了这份委屈,当天回去就跟孙爸孙妈说再也不去了,孙爸孙妈询问一番,也能猜到当时的情况。

知道老太太那性子,也不想委屈家里的宝贝,就准许两人可以不去,但是暑假、年假的时候一定得去,两人得令乐呵呵的走开。只不过以后的重任就交给他们两口了,孙爸孙妈相视了一眼,苦笑道,又得和同事换班了,这小王\小李要讨不着媳妇\找不到对象不得怨他\她啊,两人脑海里同时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升学宴

里屋,被娘子军围住的孙志明有些欲哭无泪,不见不知道啊,一见吓一跳,这群娘子军们对衣服关注程度真是太热情了,此时此刻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知道自己还敢不敢陪女孩子一起逛街,孙志明悲催的想道。

在外围的孙妈妈看见自个儿子痛苦的表情,看不过去了,挤进人堆里将儿子拉出来,孙志明一看老娘将自己救出于于危难之间,递了个感激涕零的眼神,然后趁娘子军们没反应过劲来,一溜烟的跑出门去。

不过他也没逍遥太久,和几个朋友闲聊了几句,就被自家老爸拉去堂屋招呼客人去了,不过也没什么事情,宴会还没有开始,只有一些收红包、倒茶水的活。

现在的升学宴的举办目的比较很纯洁,是人们向学子表达祝福、传递喜悦的一种表现,农村的升学宴基本内容就是表演一些乡亲们自发进行的演唱活动,上几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锅菜,乡亲们聚在一起吃吃饭、拉拉呱,增进一些情感。

其间也不乏有乡亲送上红包,有送几十块的,这样的一般都是亲戚与关系比较近的朋友邻居,也有几块钱的,面额没有什么要求,就是不送红包说上几句祝福也没有人说些什么。

不像几年后,升学宴渐渐变得功利性,孩子们十年寒窗苦读,刻苦考取的一纸通知书竟然成了一些人盈利的工具,每年的高考之后,各大酒店订酒席的最多的是升学宴,气球、鲜花的拱形门,说着文绉绉语句的司仪,响声震天的礼花、礼炮,名头众多的流水宴,这繁华的背后又有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导致这些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是他们的纵容,是他们舍不得那二两薄面。

他们打着升学宴的名头收取份子钱,亲友间红包轮流转,但是那些钱是否真的进了自己的腰包,还不是礼尚往来又送出去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延续这种不良风气呢?折一直是个很疑惑的话题。

哎,不管几年后如何,现在还是要好好的做好我这个茶馆小二,孙志明提溜这着茶壶如是想。

在堂屋的人并不多,一般都是孙老爷子的旧友,外面的晚辈、年轻人都不敢扰其兴致,早早的跑到院子里聊天去了。按说这帮老爷子根本也不必来,不过这些老爷子平时也没地溜达,娱乐的项目也不过是钓钓鱼、下下棋是么的,以前都是一块的,不过今天却少了一个人,这一问,得知是孙老爷子家里办宴席,几个人一商量,干脆上门叨扰去了。

几个人座位围了一圈,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味,不过,仔细听他们说的,就有些哭笑不得,几个老爷子一顿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