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王师傅苦笑道,"新东家不懂行情,压榨工钱,做出的绣品也是粗制滥造。"
我沉思片刻,突然有了主意:"王师傅,不如您和几位老匠人来我这里如何?虽然规模小些,但我保证待遇不会比萧家当年差。"
王师傅眼前一亮:"当真?那真是太好了!我这就去通知其他人。"
就这样,几位技艺精湛的老匠人加入了我的小店。有了他们的加入,我的绣品质量大幅提升,店铺也渐渐有了名气。
一个月后,一位身着锦缎的中年男子踏入店中。我一眼认出,这是当年与萧家商号有生意往来的江南丝绸行会的钱掌柜。
"沈掌柜,别来无恙。"钱掌柜拱手行礼。
"钱掌柜,您怎么来了?"我有些惊讶。
"听闻沈掌柜自立门户,特来拜访。"钱掌柜笑道,"实不相瞒,自从您离开萧家商号,那边的绣品质量直线下滑,已经不符合我们江南行会的要求了。"
我心中略感复杂,但面上不显:"那钱掌柜今日前来,是有何贵干?"
"我们行会想与沈掌柜合作,供应您优质丝绸原料,同时收购您的绣品,销往江南各地。不知沈掌柜意下如何?"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与江南丝绸行会合作,不仅能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还能打开江南市场,简直是雪中送炭。
"荣幸之至。"我郑重道,"不过合作细节需要商议,我这边规模有限,怕是无法满足行会的全部需求。"
第9章
"沈掌柜不必担忧,我们可以根据您的产能来调整订单。"钱掌柜拍拍手,门外的伙计抬进了几箱上等丝绸,"这些是我们的诚意,请沈掌柜先行试用。"
合作达成后,我的小店生意蒸蒸日上。在江南丝绸行会的支持下,我扩大了店铺规模,甚至租下了隔壁两间铺面,成立了专门的绣坊。
与此同时,萧家商号的情况却愈发糟糕。一天,几位曾经在商号做事的掌柜联袂而来。
"沈掌柜,我等实在看不下去了。萧公子虽然心怀善念,却不懂商道,硬要插手各项决策。而那位柳姑娘的兄长,更是居心叵测,明目张胆地从中渔利。"
"是啊,萧家商号已经连续三个月亏损了,再这样下去,怕是难以为继。"
我心中感慨万千:"诸位想必是来寻我出谋划策的吧?"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一位年长的掌柜开口道:"我等是想请沈掌柜出手相助,或许可以回萧家主持大局?"
我笑了笑:"诸位可能误会了。我与萧家已经和离,再无瓜葛。至于商号之事,我也无权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