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3)

赵达摸了摸鼻头,他白日里存了看他大兄笑话的意思,这会子见他动怒,到不敢说话,赵达见他这样,冷哼一声,道“一会在收拾你!”

看向门外两人,虽比前几月瘦削不少,但依稀看得出样貌,正是肃州城中的霍嬷嬷与阿琪,却不见江氏,他道“你们姨娘呢?”

霍嬷嬷见到赵达,恍若见了主心骨,哭着将事情说了一遍,赵达被她吵得头疼,紧蹙着眉,不悦道“既如此,你们还回来作甚?”

霍嬷嬷哭声戛然而止,见赵达面色不对,忙跪下磕头道“老奴是来送姨娘的遗物与世子,好圆了姨娘的遗愿。”说着从包袱拿出一卷牛皮纸包好的东西递上来,赵荣忙上前接过,递与赵达。

赵达打开来,里面是一副秋菊,右上角有一首前朝的诗句“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①,那日他让她题字,倒是不愿,没想到还是题上了,可惜那却是两人最后一面,思及那妇人,赵达亦有些感触,一时沉默不言。

而远在金城郡的江絮,并不知霍嬷嬷将自己的死讯带给赵达,她这会子正因陆文得道,跟着鸡犬升天,原那周文本名陆文,乃是金城郡守之子,因父被困,遭奸人追杀,流落城外,险些丧命,幸得江絮所救,不仅自己活命,还趁机救回其父,夺回金城郡,他感恩江絮,想留江絮与郡守府中享富贵,江絮哪里肯,推脱不得,只好与他道“我虽不才,但尚写的一手好字,若有抄书位置,便求一职。”

陆文告知其父,陆政之闻言,道江絮仁义,便授她司房一职,负责管理案卷文书之类,江絮得了公差,有了固定的收入,还分了间公所居住,一时间倒是忙碌起来,哪里还想的起其他人。

随波

金城郡守府内,陆政之坐上位,左手侧坐着陆文,右手是坐着翁观园,另有几名幕僚做与下首,陆政之神色凝重,道“今日唤诸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翁观园起身道“不知何事?还请郡守明言。”

陆政之举起手中信道“今日我得消息,先帝已与月前在江南府邸遭贼人公孙正元杀害!”

众人大惊失色,有那忠诚之辈忍不住大哭,另有痛骂公孙正元,一时间厅内倒是十分热闹,好一会等众人情绪平复些,陆政之方缓缓道“先帝虽亡,逆贼仍在,我等是当为先帝贼杀逆贼,以慰先帝在天之灵,诸公以为何?”

众人面面相觑,虽猜出郡守心思,但多不敢言,只有一幕僚唤王通,站起来道“郡守忠义,今天下乱臣贼子当道,我等愿追随郡守拨乱反正,匡扶社稷。”

王通而立之年,生的俊秀斯文,着青色儒衫,身姿挺拔,言语间不见丝毫谄媚之色,听得陆政之大喜道“王公知我!”

旁人此情景,哪里还敢在犹豫,纷纷起身道“我等愿随郡守拨乱反正,匡扶社稷。”

一时室内众人神色各异,在无人提及圣德帝之死,王通自表了态,坐在下手,神色自得,他向来自傲,只觉怀才不遇,如今乱世已至,这世间必将有他王通一席之地。

江絮不知这些大人物的想法,她正忙着新工作,司房一职,有些像像前世的书记员,如今府衙多是些小事,无外乎邻里之间起了矛盾打架一类,另因近来来金城郡的流民颇多,流民与原居民之间的争吵亦不少,天热火气都大,说不得几句就打起来,闹到府衙里来,郡丞审问,她就得跟着记录,整日里跟陀螺似的。

晚间下值时,她正一人回公所,见陆文骑着马站在路口出,她好些时日未曾见到他了,他是郡守家大郎,与她小小司房,扯不上多少关系,他来此,不知为何事,江絮道“大郎君如何在此?”

陆文行礼道“今日得了一只鹿,想请恩公过府中品尝,不知恩公可有空闲。”

江絮笑道“既如此,我今日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