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1 / 3)

“可她身?份不够,若想做太子妃,你父皇怕是不能答应。”于皇后担忧道,江絮是个?好孩子,聪慧稳重?,可惜她家连寒门都算不上,给大郎寻一个?这样身?份的太子妃,莫说赵坚,朝中那些人恐怕都不会答应,又劝道“这事恐难办,你莫要冲动行事。”

“阿娘放心,江先生?志不在此。”赵达不欲多说,恐阿娘对?她生?了误会,有心的人一直都是他,而?非江絮。

于皇后语塞,略一想江絮往日的举止,这又好似确实是她能做出来的事,难怪大郎如?此小?心翼翼。

她原担心江先生?身?份不够,却不想人家根本不愿意,一时有些感慨道“江先生?虽好,但她既然不愿,亦不好强求,只是与你无缘。”

赵达未应声,他可不赞同,他与江絮无缘,只这话题不好再说下去。

又想起庙中之事,他微微抬手?,让那车队停了下来,他从马上下来,入了内,神情严肃道“阿娘觉得,宣王与小?二郎在庙中能长久吗?”

于皇后虽不知他打的什么算盘,但这问题不难答,她冷哼道“你父皇的性子,你还不清楚?只我这把老骨头,不知能护他们到几时?”

赵达道“我有个?法子,倒是能一劳永逸,只怕阿娘舍不得。”

于皇后顿了下,回过味来,面露诧异,道“你想做什么?若是被你父皇发?现,你可就自身?难保了?”

赵达道“阿娘以为,父皇为何会突然松口,让他们来承福寺?”

于皇后原以为这是赵坚故意设计的陷阱,好让这两孩子在庙中夭折,但听大郎这话中的意思,莫非与他有关。

猛然间,忽然又想起当日宫宴上,那个?舞姬,她肯定道“当日那个?舞姬,是你安排的?我还当是张贵妃故意行事,你为何不早与我说这事?”

赵达解释道“阿娘,事出紧急,未能及时通知阿娘,还请阿娘莫怪。”

这话是托词,他未告知阿娘此事,盖是因为帝后二人对?彼此过于了解,阿娘纵是能装一时,恐难免不会露出些蛛丝马迹,若是被父皇察觉,前功尽弃不说,还会连累江絮。

于皇后不满他这个?回答,她为了宣王入承福寺一事,急的上火,却不想是大郎在背后捣鬼,忍不住瞪了他一眼,道“说起来,你就是不信我,罢了,你如?今大了,主意也大,我是管不了你,随你去。”

赵达知她不过是嘴上抱怨几句,并不放在心上,继续道“阿娘,我这么做,亦是为了沁娘与宣王,如?今朝中没人想宣王活着?,他活着?,就是一个?未知的变数,只有死了,才能让人安心。”

于皇后面色一顿,她虽对?政事不精,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大郎说的道理她都懂,且若非宣王与小?二郎是沁娘亲子,她多半亦会赞成赵坚斩草除根,但刀真割在自己身?上时,她自然是不愿意的,她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只是他们还这么小?,离开了这里的庇护,日后要怎么活下去?”

“大晋辽阔,隐姓埋名,自会一生?安全无虞。”赵达知她既这么问,心中已是赞同此举,留在京城中,稍不留神,恐就会没命,又道“阿娘放心,我自会安排好一切,他们活着?,纵是生?活艰苦些,亦总比死了要强。”

于皇后叹气,道“你说的有理,只此事太危险,你切记小?心行事,莫要惹你父皇起疑。”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出事都不是她能接受的,她这几个?孩子,沁娘早早去了,三郎又因战事生?了耳疾,好好的少年郎,如?今只藏在府中不出门,若是大郎再出什么事,她恐也要随他们去了,她想着?,心头一跳,忙道“那位江先生?常去庙中,难道这事二郎也知情?”

赵达不瞒她,承福寺的内应,还是多亏了二郎与江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