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讲究人,知恩图报着呢。

知道包三儿半点没藏私,皇帝也感觉相当不错,点了点头又嘱咐了一句。

“那就给尚衣监送一份,这样的好鞋子,不说太后皇后得有,就是你们这些个日常要在外头走动的也不能少了去。”

“陛下隆恩,奴婢真不知道该怎么感激才是。”

“少来这套,赶紧的办去吧。”

说了这么多好话皇帝居然没半点表示?这要表示什么?有时候没表示那才是真合算呢,因为那说明皇帝将这份功劳记在了心里,不定什么时候,有个什么借口,包三儿就能得个大好。想想那四品怎么来的,难道还不清楚?

清不清楚的,包三儿这会儿没放在心上,他本也没想着靠着这个就能得个什么大彩头。不过他开始忙起来了倒是真的。谁让他做鞋子的时候没关照封口呢,这下好了,东西宫里是送进去了,同样的,自家的,隔壁家的,隔壁的隔壁锦衣卫衙门的,那是全知道了。

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好东西,你说,会没人动心想弄一双穿?怎么可能,旁的不说,包家两兄弟那是来的相当迅速的。

“这鞋子真是好啊,看看,这一脚下去软乎的,踩着像是踩到了云里。”

不,没那么玄乎,最要紧的是,你这穿的还是我的鞋,这软乎该不是占便宜占出来的心里错觉吧。

“确实好,有了这杜仲胶做底,往哪儿走都不怕了。”

不可能,踩着石头该疼还是一样会疼的。你这话分明别有目的!

包三儿眼睛不住地往包家兄弟走来走去的脚上看,那两个这会儿穿的那可都是他的鞋子,唉,让他们这么一穿,这么一赞,完了,想拿回来那估计是不可能了。

你说说,这两个也是,拿着家里的鞋底子过来让他浇不就好了?干嘛就偏要穿他的鞋子呢?唉,这兄弟当的,真是太吃亏了。

心下吐槽着吃亏,动作却十分的大方,点着架子上那一团的杜仲胶,对着两人说到:

“我这还剩下这么一团杜仲胶,多了没有,家里人一人一双应该够用,什么时候将鞋底子拿来吧。不过说好了啊,这干活儿的事儿你们也得搭把手,不然光靠我一个,弄到什么时候去。”

“这肯定的,你的活儿我们什么时候不帮忙了。不过说起这杜仲胶,老三,我怎么感觉如今这东西用处越发的多了呢。”

那自然,现代社会连着床垫都要做出个胶的来,可见这东西只要肯开发,那真是什么都能往上套的,作用能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