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吓得抖如筛糠,“陛下饶命!奴冤枉!”
“阮福还是留他一命吧。”固崇看向皇帝,“否则,怕太后心里……”
“先将阮福以谋害宣慰使之名,押入刑狱。”皇帝对太后有孺慕之情,难免不忍。
徐采不满,见皇帝坚决,也只能领命。
宫宴过后旬日,皇后郭氏突然染病,药石罔灵,满朝震动,皇帝传召郭佶至朝探视皇后,郭佶心急如焚,当即奉诏启程。皇帝在宫中耐心等候,半月之后,仍无郭佶消息。
那包忽里私自离开龙兴寺,来到京都,被温泌一通臭骂,吓得不敢回进奏院,整日在外头游逛,忽而这天扯着纸鸢发足狂奔,冲回进奏院,将线轴一丢,对温泌大喊:“阿郎,郭佶起兵了!”
温泌正与韩约说话,闻言登时站起身来。邸官也快步走来,称道:“陛下传郡王觐见。”
温泌毫不迟疑,穿着常服骑马便走,到了宫门之外,身后一骑也疾冲而来,两匹马并头发出粗重的喘息,温泌回首一看,竟是才从岭南赶回的戴申,身上戎装都未来得及换。
两人不期而遇,安静对视片刻。
“郡王先请。”戴申神色如常地垂头,退后一步。
温泌眉头微挑,当先跨过了门槛。
两人同时进入紫宸殿,在京城的诸军将领都到了,固崇、徐采也在,却不见姜绍。皇帝正在发脾气,温泌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固崇走过来,低声对二人道:“反贼纵火烧了兴元仓,仓中粮草尽数付之一炬,江浙转运院正急调钱粮北上。”
戴申对宫宴上的事也只是略有听闻,不禁问道:“听闻陛下已经将宦官阮福治罪,何以郭佶突然下手?那皇后……”
“皇后没病……”虽然现在也生不如死,固崇的眼底皱纹越来越深,看人时也颇有了悲天悯人的意味,“皇后被软禁后,不知怎的,借姜夫人之手,私通消息给了郭佶,因此郭佶先发制人,侵袭了汉中。姜绍因故已被下狱,战事迫在眉睫,因此陛下特传二位进宫。”
温泌与戴申进宫之前,皇帝与徐采已经商议了许久,大致都已议定,不等二人施礼,皇帝不容置疑道:“朕已经罢黜郭佶剑南节度使之位,爵位、封邑尽数剥夺,不日还要废后,郭氏如今已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们二人各领神策军与河东边军,东西两向,分头而下,互不干涉,也不准再像之前岭南那样互相推诿塞责。”
“是。”
“臣领旨。”
戴申和温泌的声音及有默契地同时响起,之后又同时告退,打算即刻调兵遣将,以备战事。各怀心事走出紫宸殿,却见滕王脱了外衫,只穿中单,背上系着荆条,正蓬头垢面在殿外叩首喊冤,温泌与戴申不禁驻足看起了热闹,固崇也笑眯眯地看了一会,解释道:“二位还不知道吧?郭佶举事,是以滕王之名。”他摇着头,悠悠笑道:“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滕王这辈子大概就是死在一张嘴上。”
第42章 今夕何夕(十五)
原剑南节度使郭佶起兵叛乱, 打着滕王的旗号,侵袭了汉中兴元仓后, 遥尊滕王为宣帝, 并召集天下兵勇,欲进京解救宣帝。滕王吓得魂飞魄散, 接连三日在紫宸殿外请罪,最后仍是固崇将他强劝回府,并传皇帝圣旨, 令滕王在家思过,未经恩准,不得擅离京城半步。
温泌与戴申二人,奉诏讨伐郭佶,各率步骑五万, 分头自斜谷、骆谷出兵, 两月之后, 温泌先后攻占剑州、梓州,克复东川。戴申在鹿头关与郭佶狭路相逢,郭佶不敌, 屡屡败退,最终弃了成都府, 逃往滇西, 戴申请旨收兵,皇帝不准,严令戴申定要将郭佶捉拿。戴申不敢有违, 只得继续率精兵深入滇西,搜寻郭佶踪迹。
此值元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