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给金银钗镯,佃户们不一定能保得住,但吃食就不一样?,吃到肚子别人抢不走。
因此,先梁老太爷天?不亮就跑去地主家后?门排队,给小少爷当备选的“马”。
他小小年纪,但心思灵活,陪小少爷玩的过程中就发现小少爷不喜欢“安分的马”,最直观的表现是有次有“马”不小心“颠”了一下差点将人摔下来?。
小少爷的奶妈小厮丫鬟们将那“马”又打又骂,而小少爷不仅没哭,还拦着不让下人惩罚。
自打那次,先梁老太爷就留了心眼,每次指他当“马”时,会特意颠簸一两次,既不会将人摔下来?,也逗了小少爷开心。
起初丫鬟小厮还偷偷警告他,后?来?见小少爷没事,也就没人说了。
但谁也没觉得,小少爷总挑先梁老太爷当马有问题。
就这样?,先梁老太爷从地主家小少爷的临时“马”晋升为“专骑”。
以至于后?来?随着年纪渐长,地主为儿子请了夫子,小少爷要进学读书?,作为“专骑”,先梁老太爷有了旁听的机会。
彼时不过七岁,小少爷才五岁。
地主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读出个名堂,因为赋税日重,地主虽家有良田千里,但每逢交税都很肉疼。
就寄希望于儿子,考个秀才也能免税百亩不是。
只是,天?不遂人愿。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小少爷宁愿去挖泥巴掏泥鳅也不想呆坐在?书?房念书?,故捉弄夫子、胡搅蛮缠、惹是生非、气人的本事比背书?强了百倍不止。
为了混得束脩,夫子睁只眼闭只眼,而先梁老太爷抓住机会两边哄,哄着小少爷每日在?书?房待两个时辰。
哄着夫子,即便是装模作样?也能坚持教导小少爷认字。
而他自己?,借着机会认字,后?来?,在?地主其他的庶出儿子到读书?的年纪,他就帮着小少爷做功课,在?功课上不让庶子有打压少爷的机会;时常拿着地主夫人给他的赏赐去孝敬夫子,哄得夫子开心,即便看不上嫡出小少爷,但也不会当众落人面子。
夫子更是有心眼,时常当着一众庶子面,拿着“少爷的功课”讲解指点。
如此这般,主仆、佃户、夫子的日子都很舒心。
只是好景不长,草寇四起,边关不稳,朝臣无力之下,前朝分崩离析,进入为期二十多年的战乱中。
地主家为保命变卖田产前往江南,夫子被解雇,先梁老太爷没了“差事”,但因他得地主夫人和少爷的看重,家里免费得了三亩不大肥沃的山地。
当然,对外说是家里用三袋麦子换的。
实际当时已经十岁的小少爷私下赏了梁家五亩肥田,却?没过户,只当是佃给梁家,但梁家却?是无需交地租。
先梁老太爷虚十三,也因着识字开始当家做主,跟着爹和爷爷种?地,得闲了跑紫阳县城帮工,兼打探消息,时局太乱,若是不打听清楚,很容易被人骗交税赋。
紫阳因距离保定府近,县太爷很能稳得住,即便所属府城昌平府已经战火纷飞,土匪比平民多,人也是一点都不着急。
但私下却?找了好些机灵的小乞丐,来?往于昌平府、保定府、京城之间帮自己?打探消息。
乱年多流民多乞丐,这些小乞丐土匪瞧不上,不会抢,过分一点也就是将看着合眼缘的拉到寨子充人数培养势力,因此,紫阳县令用小乞丐得了好些消息,囊括了当时昌平府政、军、匪、民势力甚至纠葛以及京城朝中的局势变化?。
先梁老太爷因识字又机灵,简直就是县令的好帮手?。
先是从保定府打探消息,后?来?直接入京城,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