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栋和杜桐背着背篓来放苹果时?,苏婉带着杏儿已经将大果、中果分别装筐,草帘子尽是些小丑果。

他?笑道:“若是明年还有商队收,定不?一样的价钱。”

杜桐捡了个小果子在袖子上?擦了擦直接吃,“咔嚓”一声,果汁飙出老远,道:“咱们?这里?的苹果比之登州府的差不?了多少,若是能卖到京城,也能叫得上?价。”

杏儿嘟囔道:“那?得商队拉去卖,咱们?这又没来自京城的商队。”

“这有啥,让康毅哥的商队拉去呗。”不?知何时?,安儿换了一棵树,坐在树干上?晃悠腿。

“关中也种苹果,而且长安大世?家将适合种水果的地圈了,京城大户采购也是与那?些世?家的管事?交易,我们?去京城,也只?能低价卖给农户,水果店、酒楼是不?会要我们?的果子的。”苏志栋解释。

苏婉边挑果子边说道:“那?算了,有商队来收,价格低就低吧,我们?还省时?省力,当初栽果树,大家也是为了自家吃。”

几人正聊着,商队的护卫走来,苏志栋和杜桐合力连忙将分装好的筐子抬到路边。

苏婉交代安儿:“靠近河道那?十几棵别摘了,咱家留着吃。”

杏儿将被筛下来的果子装麻袋,道:“这些也够吃了,不?用留吧。”

苏婉笑:“还要送礼,咱自己吃的,也就地上?这些了。”

村里?种果树的地是在河道边,原本种地经常被水淹,因此,先辈们?就决定栽种果树,发展到现在,成了村里?人的果园、菜园。

每户基本都是三行苹果树,两?行梨树,总计有一百多颗,中间有些树烂根枯萎被砍伐,那?最少的人家也有八十多棵。

往年,都是果子下来大家一窝蜂挑去集市散卖,一文钱五斤六斤,今年一文钱三斤且还不?用自己挑去卖,大家伙都很高兴。

村里?因着卖果子闹哄哄的吵了三四天,结果,村里?的果子刚卖,就有人去邻村收,给价一文两?斤。

因着苏家村的果子是张康毅牵线西北的商队来买,日后说不?定是长期买卖,因此,苏长青听闻这个消息没放在心上?。

细水长流的进项比之一笔的买卖,当然是前者更划算!

收完果子就是秋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