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活计多,梨花为难,看向丈夫。

张良森抚掌道:“那就今儿?回,我也好些时日没?去看大姑姑父了。”

安儿?翻着白眼?,不客气道:“好些时日是指五天吗,休沐时我爹娘不是来?府城了吗?”

各有心思

张氏让大女儿、内侄兼女婿回家吃饭, 不过是见丈夫心神?恍惚,想着女儿女婿在府城,早晨定?是送长子进?贡院, 因此叫人回来给丈夫安安心。

长子拒绝让家里人去送考,苏长青没办法?只能答应, 可儿子去考举人试,他?如何能不担心。

昨晚如烙饼一样翻来覆去, 三更时还清醒的不得了,恍惚入睡, 就像打了个盹, 突然惊醒已是五更天, 早早起床, 喂猪羊,扫院子,忙活了一身汗东边才出现熹微晨光。

张氏也担心,因此, 家里?今早的早饭吃得尤其早。

见丈夫坐立难安又硬撑着,才吩咐去府城凑热闹的小女儿小儿子叫大女儿回家来。

张良森虽说话少性子安静, 但那是相对于一直叽叽喳喳的安儿而言,本身却不是木讷人,才坐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 见姑父兼岳丈时不时问妻子这几?日的琐事,心下一动,主动说起今晨送考的事来。

昌平府有专门的贡院,在城东夫子庙旁边, 毗邻府学,乡试考三场, 每场考试前一天进?贡院,辰初(七点)贡院开门,参考的秀才们排队搜身检查后进?入,为了抢个好一点的号房,很多?人会?早早去排队。

若是进?去晚了,选的号房位置不好,尤其是距离茅厕近,那可是既晦气又倒霉。

试想,谁能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下镇定?自若答题,虽说有三场,后面两场可以提早去避开臭号,可来参加乡试的秀才,谁不想一举得中成为举人老爷。

因此,参考的秀才老爷们五更天就起床去排队,今早府城的街巷,从卯初(五点)就有人开始走动。

“我跟表妹卯时出门,就在秦府的巷子口等着,这才劫到了表弟乘坐的马车,一起去了贡院门口。”张良森看着二表弟道:“安儿日后考举人,就住咱家,到时候一起去送考。”

知晓长子卯正就已经在贡院外排队等候,虽说前面的人不少,但排在儿子后面的人更多?,想着儿子不至于被挤到那臭烘烘的茅厕旁,心下一松,笑道:“安儿还得几?年?呢。”

苏志安同学,背手仰头得意洋洋道:“大哥都不用送考,我也不用。”

一大家子送考什么的,虽看着阵仗大,可要是没考好,岂不丢脸!

因此,安儿很是严词拒绝了一回未来的送考计划。

说完送考的事,苏长青理智回归,开始跟女婿细说学堂新打桌椅之事,及至中午吃完饭,给女儿女婿准备了两篮子鸡蛋,一篮子鲜菜,才放人回府城。

殊不知,也不知是因家里?人的念叨,还是大清早出门有些?着凉,贡院号房内的苏志栋连打五个喷嚏,引得巡逻的人频频看来,就是主考官,都在他?面前停留了一会?儿。

贡院气氛沉闷肃穆,墨香萦绕,胡子花白的老秀才都在奋笔疾书,贡院外却像是另一片天地。

中秋佳节之际,府城本就热闹。

今年?又是乡试之年?,昌平府辖下的秀才想再?拼搏一番的都齐聚府城,虽现在人在贡院,可送考的人却在府城客栈,因此,街上热闹更甚!

这个中秋节于苏家而言,却没多?少欢乐气氛,乡试第三场,家里?人都想着贡院里?的苏志栋,就连中秋走礼,都是派安儿跑腿送的。

苏娟带着丈夫和小儿子明诚回娘家,一则送中秋礼,二则等侄子乡试的好消息。

看着小外甥已经是大人的模样,虽说还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