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没什?么大志向,不过就盼着地里庄稼收成好,家里有余钱,供儿子读书?,给女儿准备一副好嫁妆。

现在,家里一切都好,比往日期盼的更好,甚至,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富足!

他心里清楚,这一切,皆是因二女儿。

都说荣华富贵过眼云烟,可他还真没见过谁能将荣华富贵不放在眼里,唯独二女儿除外。

家中受益得利之多,无法细算,若要讲回报,他做再?多,也不及享利的十之一二。

护人周全,是他所能做到?的为数不多的回报之一!

不当里正?确实能省去很多麻烦,可谁能保证自家不被嫉妒,明面上挑事可能不会发生,但暗中使绊子或是盯着自家动静······

更何况,随着京使来?巡,多少外地势力?会进?入昌平,不得而知。

这种情况下,自家本就引人注目,再?强行低调,只会适得其反。

就如康毅所说,“人无欲则刚在很多时候并?非优点,人无完人,只要缺点足够合理,一切才合理!”

早先不想昧着良心接洋芋切块种的功劳,已经推脱过一次,这次,番薯育苗插藤种法的功劳,明面上是康毅的,可知府能查到?的事儿没道理别人查不到?,再?推诿,就不是谦虚,而是有猫腻,难免引人怀疑。

里正?一职,他必须接手!至少,这一举动落在外人眼里,不缺解释的说辞。

若要有人拿康毅冒领功劳说事也不怕,现成的理由?就在眼前?:此前?他怕不成功被官府判罪,所以让康毅顶上去,现在他后悔了,觉得当初便宜了康毅,而当里正?,就是他小心思最直观的表现。

心下已有决定,苏长青也不烦闷了,给自家收拾完菜园子,提着锄头去学堂,整理学堂院子的花圃。

里正?刚和老爷子说完此事,见他来?,笑道:“长青是个?孝顺的!”

老爷子抚须,望着窗外忙碌的人影,道:“长青如何打算我不知,但有一点我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苏家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