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得注意身体,我走?后?番薯地全靠你照看,明年还?得指导大家伙儿种。再说,番豆我准备找几家愿意种的先试种,长青哥,你家可得至少种一亩。”

“没问题,明年我家洋芋就?种自己吃的,空下?来的地种番薯和番豆。”

······

结洋芋钱的消息传得飞快,不到下?晌,苏家村九成九的人家都?知道三天后?领钱,而且张康毅商队带回了番薯,家家户户可去?换番薯种,不用给钱,明年直接用新洋芋还?就?成。

而小?孩已经知道,番薯比洋芋还?好吃!

这要归功于张松,他现在跟弟弟吃住都?在爷爷家,今儿中午就?吃的番薯饭,那滋味,他不仅回味了一下?午,更是跟同窗宣扬三叔带回来的番薯有多好吃。

这不,下?午放学,杏儿安儿回来闹着要吃番薯饭。

“明儿中午做,晚饭已经做好了,再做番薯饭来不及,再说剩饭你俩吃啊!”苏志栋板脸。

杏儿安儿才乖乖坐椅子上,小?树已经捏着筷子捞面片吃。

因中午的剁椒鸡蛋、土豆丝都?没吃完,晚上苏婉图省事儿直接做了烩面片。

三日后?,恰逢学堂休沐。

苏婉带着杏儿安儿、小?树去?找李秀儿凑热闹,今儿,村里每家都?有一人聚在张康毅家。

村中央的路边,更是坐满了做针线唠嗑的妇人,小?孩子呼啦啦在村道上跑上跑下?。

洋芋吃称,收购时张康毅便透漏,最低价五斤一文,若是粉条卖得上价,价格还?会上涨。

这次南下?,售卖苏家村粉条是其次,主要是与南边大酒楼大杂货铺谈合作,苏家村作坊为他们?提供低价又美味的粉条。

售价比米粉粉条低两文,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货源足!

大米贵,即便在南边,用米粉做粉条那也成本不低,专门?做粉条的作坊少之又少,因此,粉条一直是大户人家才能?吃得起的精贵吃食。

大酒楼不怕成本高,就?怕别家有的自家没有,因此,买了一些北方商队带来的粉条试吃了几回。

发现确实与米粉粉条差异不大,且那小?儿手指粗的泡开后?炖肉,入口滑嫩却又劲道十足,很?是美味!

张康毅与五家酒楼签了供货契书,还?有三家跑海运的商队,与后?者只是暂时达成运货协议。

商队走?旱路将粉条运送至胶东金家口港,海运商队接手,走?水路运至南边,按契给五大酒楼供货。

只这五家酒楼,虽签了一年契书,但足够作坊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以后?出现同行供货,粉条降价,那是不可避免,但苏家村粉条最先打出名声,薄利多销之下?,也能?是赚的。

张康毅在回程路上就?在考虑洋芋定价,深思熟虑后?定为三斤一文,但丑话说前头,将明年市情解释了一遍,道:“至于以后?的收购价现在还?不确定,今年大概是最高的一年,但总归我不会让大家伙吃亏。”

有人变了脸色,但坐在廊檐下?的里正、族老等却是像没听见,端着茶盏细品。

见无?人应话,张康毅直接进入主题,“最先一批在忠义哥这边领,第二批来小?桥这边,商队第二次南下?后?卖洋芋的到志刚志栋这边。”

随着他一声令下?,年轻小?伙儿从?堂屋抬出竹篓,趴在墙头看热闹的小?孩发出惊呼。

“哇~”

“好多铜板!”

苏婉看着两箩筐铜板也是惊讶。

张康毅家院子人太多,小?孩子都?挤不进去?,李秀儿就?让她大哥在墙边搭了木架,现在,七八个孩子站在木板架上围观。

见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