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陈金宝正自己玩儿自己的,声音大了些,王翠花立马把他拎出去,说是要让他爹安静看书。
可母子俩才刚出门,屋子里传出陈守业打鼾的声音。
乔氏带着两个孩子到了地里,看着婆婆宋金枝和小叔子陈守仓的地里都长了一片绿油油的菜秧,她才后悔当初就该跟着他们一块儿来种地。
不过现在也不嫌晚,只要好好照料,她这块地里的菜秧也能长得很好。
长安跟满儿就坐在田埂上玩儿,小长安正一字一句的教满儿说话。
满儿的脑子还不及两岁的长安,但他好学,认认真真的样子,又让乔氏红了眼眶。
“二嫂,我来帮你。”
陈守仓扛着锄头过来,帮着她一块儿锄地翻草。
乔氏得了片刻休息,在旁边看了片刻后,突然问起了心里一直疑惑的事儿。
“小叔,你怎么突然对你娘好起来了?”
陈守仓动作一顿,“她是我娘,我是她生的,打断骨头连着筋。”
乔氏却摇头,“是因为她在镇上救了你,还是因为长安?”
陈守仓一惊,“你知道了?”
乔氏下意识的看向长安,惊诧不已。
原来真是这样?
乔氏性子是软了些,但她不傻,她能察觉到长安的不同。
又想起宋金枝捡回长安后日子突然好过起来,那就只有一个结论。
“原来长安真的旺老陈家。所以你们才这么早的种地,还说要去做生意?”
听了前头那一句,陈守仓突然松了口气。
“是啊,娘找人看过,长安就是旺我们老陈家。”
说起那个生意,陈守仓记得,长安说过奶奶能挣很多钱。
他念着这些年乔氏的不容易,劝道:“二嫂,你也感觉得出来,娘跟以前不一样了。往后你别做那些零活了,跟着娘赚钱吧。”
第52章 生意也是做到头了
现在地里没了土豆红薯,宋金枝只能去河里捞鱼。
可鱼也不是一直都有,大鱼被捞光了以后,就只剩一些指头这么大的小鱼了。
这些数量也不够卖的,宋金枝只能网了一些拿回去自己吃,剩下的,等养大了再老捞。
地里那些土豆和红薯也是如此,收获几次之后,也有长不出来的那天。
宋金枝很快就顿悟了,长安能给她带来福气,带来好运,但这些东西都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但她可以依靠着这些来承接下一个能赚钱的买卖。
回了家,看见长安跟满儿正在院子里玩儿,乔氏则在灶房做饭。
而陈守业忙着准备乡试,要考秀才,这几天几乎没看见他出门。
宋金枝懒得管他,只把刚网来的鱼分了一些给乔氏。
剩下的,她留一半,给小儿子陈守仓留一半。
“老二媳妇儿,吃完饭你和老四跟我去一趟镇上。”
说完,她又想起个事儿来。
“对了,往后我们就不在你这里吃了,以后我自己在隔壁开火做饭。”
陈守仓给她做的土灶已经晾干了,今早就已经试了试,还烧开了一壶水。
往后分开也方便一些。
乔氏没什么意见,只随口应了一声。
吃完了饭,宋金枝又去喊了陈守仓。可开春后泥瓦匠就有活儿了,陈守仓一大早就出门去了。
宋金枝就只牵着小长安,喊着乔氏去镇上。
乔氏见她要带着长安走,自己却犯起了难。
带着满儿去,又怕儿子跑丢了。
可要是不带着去,满儿一个人留在家里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