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枝也不瞒着他了,指着地上还剩下一半的土豆,说:“你不是想问这些东西都是哪儿来的吗?”

她看着怀里的小长安,“都是长安给我们家送来的。”

陈守仓听不明白。

宋金枝把门掩上,压低了声音。

“长安是个福气包,她说地里的有粮食,咱家地里就真的有粮食。她说河里有鱼,河里就真的有鱼。那天去抓鱼你也看见了,前一天晚上我问长安能抓多少鱼,她说九条。结果怎么着?不多不少刚好九条!

去镇上卖鱼,剩下最后一条她说想吃,死活就卖不出去。

老四,都这样了你还不明白吗?”

陈守仓心里早有猜测,但听老母亲亲口说出来,他还是被吓了一跳。

“那长安你说,我地里的红薯还有没有了?”

小长安歪着小脑袋,奶声奶气的回答,“你地里不是一直都有红薯吗?”

陈守仓转身就跑,不大会儿的又跑回来,气喘吁吁,却满眼放光。

“我看过了,真的还有红薯。”

说罢,他从怀里掏出四个还带着些泥土的红薯。

他今天先从上回没挖过的地方开始,没几下就挖出两个红薯,为了验证,他又把那天挖过的地方又挖开,果真又结了几个大红薯。

他活了二十多年,听说过送子观音,招财童子,独独没听说过什么福气包。

可现在,他眼前就有一个。

还是活生生的。

难怪娘要对长安这么好。

长安丢了,她又是烧人家房子又要淹死陈金宝,长安病了,她也要借钱给这孩子请大夫。

这样有福气的小娃娃,谁舍得她遭罪啊。。

宋金枝拉着小长安,“既然让我捡到这孩子,那就是我老陈家的福气。不过这事儿只有你知道,切莫张扬出去。”

陈守仓也不傻,这种事情怎么敢乱说。

小长安却只盯着陈守仓手里的红薯,怯生生的开口问:“小叔叔,我能吃一个吗?”

陈守仓把红薯都递给她,“都给你。”

见他开始接受长安,宋金枝顺势问:“那老四,你要不要搬回家来住?”

“不来。”

陈守仓突然冷了脸,转身就出去了。

有个福气小娃娃自然是好的,但他跟宋金枝的怨也不是几句话就能打消得了的。

等弄好了灶房,他跟宋金枝就一拍两散。

反正都分家了,早不是一家人了。

他家里还有一些没用完的土砖,前两天找网兜的时候顺手就给拾掇出来了,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之后又去乔氏他们窗外的小土坡上挖一些回来,加上些干草和在一起,这就是黏性和保暖十足的黄土泥了。

他把位置选在靠近窗户那一处,先用土砖围成出形状,又喊了宋金枝过来,站着比量身形,省得高了低了的,到时候宋金枝做饭费劲儿不舒服,

用黄土泥巴浆把土砖粘合后,还在两侧各留出一个砖头大小的洞作为气孔,以确保燃烧时空气流通。

忙活了一整天,小灶房已经有模有样。

他跟着泥瓦匠做学徒,这些年确实是学了点本事。

看着漂亮的小灶台,宋金枝满意的不得了。

“灶台还要晾上一段时间,等干透了才能用,这段时间你还是先用着外头那个。”

宋金枝点头,“以后你就过来吃吧,省得你自己开火做饭了。”

“不用。”

陈守仓拿了自己东西就走。

小长安追出去,仰着小脑袋跟他说着什么。

陈守仓弯着腰,仔细的听她说完后,也回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