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要不要回去报官?”
宋金枝摆摆手,只紧紧的抱着缩在怀里的长安。
“算了算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大家只当她这个做奶奶的想要息事宁人,又想着那辆贵气马车里的人要当街把男人打死,大家也都害怕起来,也就不再提回去报官的事情了。
直到乘客的马车进了福泉镇,宋金枝这才松了口气。
下了马车,宋金枝的脚竟有些发抖。
这会儿已经到戌时了,宋金枝领着长安,先去了铺子里。
长安紧紧的抓着宋金枝,一直都没松开。
宋金枝也不敢轻易放手,生怕又有人从别处跑来,把长安带走。
陈守仓正在算着今天的账,察觉有人进来,忙抱歉说歇业了。
“老四。”
听见宋金枝的声音,陈守仓抬起头。
“娘。”
宋金枝坐下来,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
“怎么累成这样?你们没坐马车吗?”
陈守仓给她拿了一张手帕,是铺子里新作的,还没绣花,放在旁边买的。
宋金枝擦了一把,才发现额头已全是冷汗。
第168章 烫手的山芋,越没人知道越好
长安的脸一直埋在宋金枝的颈窝里,对小叔叔的问话一个字都不搭理,也不会乖巧的叫人了。
“这孩子怎么了?闹脾气了?”
陈守仓想要逗弄长安,反被宋金枝挡开了。
她缓了口气,答非所问。
“这两天铺子里生意怎么样?”
陈守仓忙把账本拿给她看。
宋金枝一看那歪七扭八的字就头疼,“你怎么连个字都写不明白?”
陈守仓挠着后脑勺,“我又不会写,这些还是刚学会的呢。”
宋金枝这才想起,陈守仓跟乔氏认识最多的就是上次在院子里教他们写到的“三”、“四”而已。
铺子开业之前,宋金枝自己简单的弄了个账本。陈守仓算账,她记账。
上面只写着散布与成衣,下面便是每日卖出多少银钱。
这些都是不难写的字,陈守仓慢慢学着就会了。
可没人教他,他自己摸索,写得自然就难看了些。
宋金枝勉强的看完了账本,说:“明天我去找个读书人,来教你们读书认字。”
陈守仓高兴起来,“真的?是只教满儿,还是我也能学?”
等等,满儿心智不全,脑子也还是傻的,他能读得了书,写得了字?
长安是个小女娃,没必要读书认字。
那读书的人只有他自己了吧。
陈守仓惊得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下来。
“真的?我真的能学?”
他跟二哥最羡慕的就是大哥能读书,会写字。
小时候只觉得读书就不用干活儿,还有爹娘好吃好喝的照顾。可长大了才知道,读书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大官,发大财。
读书就是穷人最好的出路。
他想读书,现在都还想。
他太激动,动作吓得受过惊的长安小身子冷不丁的一颤。
宋金枝给了他一下子,这个小儿子才收敛了些。
却见宋金枝指着长安,和他。
“长安,满儿,还有你,都学。要是你媳妇儿跟你二嫂也有兴趣,也可以一起学。”
高兴了一阵的陈守仓逐渐冷静下来。
“可请个夫子,不便宜吧?”
他看了眼长安,“镇上就有学堂,要不把长安跟满儿送到学堂里上学罢了。我……我看得懂自己写的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