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娘哭,他又抬起小手,轻轻帮乔氏抹去,接着又呼呼的吹了吹。
“娘,不痛。”
吴氏惊的说不出来。
满儿,竟然会说话了?
看见小孙子,宋金枝的心终于软下来。
她把满儿抱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也喊着乔氏起来。
“奶奶。”
长安跑到宋金枝跟前,小手拉着她,一边好奇的看着吴氏。
吴氏又是一惊。
奶奶?
这孩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从没听说过?
听长安喊奶奶,满儿又爬起来,学着长安一样拉着宋金枝,歪着小脑袋,神情里全是疑惑。
“奶奶?”
恍惚间,原主的记忆袭来,眼前满儿的模样与原主二儿子的相貌重叠在一起。
宋金枝把满儿拉到身边,心软下来。
“这二十两我可以去借,不过这钱,得我去给。”
听宋金枝同意,乔氏瞬间松了一口气。
可吴氏不同意。
宋金枝的为人她最清楚了,借到那二十两,宋金枝转头就给大儿子去了,到时候还要把账算到别人头上。
二十两啊,乔氏怎么还得起!
“好,我们同意。”
钱,谁送都是送,只要弟弟能回来就行。
听说唐家那些人现在就在镇上的客栈里,宋金枝立马赶了过去。
织云轩刚开业没几天,盈利所得根本不够二十两银子。所以到了镇上,宋金枝直奔赵掌柜那里借钱。
赵掌柜爽快,直接从账上支了银子给她。
拿着钱,宋金枝立马去了客栈。
唐家的马车果然停在那里。
宋金枝稳了稳心神,提步走进去。
她倒是要看看,这位张口就要二十两的唐家人,究竟是谁。
第164章 这二十两银子就当买个教训
知道她来赎人,这些人却不急着要钱,而是把她晾在外头。
直到半个时辰后,才有人把她喊进去。
福泉镇是个小地方,哪怕是最好的客房也只有这么点儿大小。
宋金枝进了屋,一眼就看见了端坐在桌前的婆子。
这就是那天从唐家马车上看见的那个,听说,这是她那个大儿媳的人。
可她到死之前,从未见过这个人。
“这么快就凑够二十两银子了?”
婆子的声音带着傲慢轻视。
身份不同,宋金枝不会与她硬碰硬。
她低着头,回答的也算是老实本分。
“小儿莽撞,惊扰了贵人。听说之后,家中四处借钱。”
说罢,宋金枝把那二十两银子递过去。
婆子正要伸手去拿,又听宋金枝说:“本来家中只借到十五两银子,刚好我从绥阳孙家回来,老夫人赏了我五两银子,这才凑齐的。”
婆子的手微微一颤,“孙家?你跟孙家是什么关系?”
宋金枝说:“我女儿,是孙老夫人跟前的大丫鬟,沾了她的光,去了佛灯节,见了孙老夫人。老夫人心善,体谅我女儿,让我得闲多去见见我女儿。”
听完这些,婆子再看宋金枝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那你女儿,在孙老夫人面前是能说得上话的?”
宋金枝露出得意,“孙老夫人最信任我女儿了。”
婆子笑道:“你儿子的事儿,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女儿需给我们唐家多美言几句。”
宋金枝假装不懂,“贵人要我女儿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