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掌柜眼底有些惊诧。

“大娘,你以前做过生意?”

宋金枝摆摆手,“没有没有,倒是卖过两回菜。人嘛,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按照每匹布料四百八十文钱的价格,赵掌柜先预付了两百文钱的定金。

等宋金枝牵着小孙女儿走了,铺子里的热闹才慢慢消停下来。

伙计累得连喝了两口水,“今天她们祖孙俩刚进来,店里就忙得不行。怎么她们一走,瞬间又冷冷清清的。”

赵掌柜心头一紧,“当真?她们来了才有生意的?”

伙计点头,“大概是昨天没买到布料的那些人吧。”

赵掌柜却摇了头。

要是昨天没买到的,他们大可以挑其他时间来,不至于一下子涌来这么多人。

上回宋金枝刚来铺子就引来了不少生意,今天还是如此。

赵掌柜激动万分,“是这大娘旺我的铺子啊。”

拿着那些钱,宋金枝又多买了些五倍子和苏木。

苏木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五倍子就贵得多,两样东西足足花了八十多文钱。

回了麓山村,来不及歇脚,宋金枝喊着陈守仓就出门了。

小长安跑过来,拉着宋金枝的衣服。

“奶奶,我还想跟你一起去。”

宋金枝一把抱起她。

“好,我们一起去。”

满儿见了,也跑上来,也拉着宋金枝的衣服,但是没说话,只这么眼巴巴的看着她。

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但说到底宋金枝对小孙子还是愧疚的。

乔氏把满儿拉回来,“我们留在家里。一会儿我要去地里干活,我带着满儿就行了。”

满儿不愿意,他要跟长安在一起。

他扬起小脑袋,眼中满是疑惑。

为什么长安能去,他却不能去。

乔氏心头一痛,却不知该怎么解释。

“去,我们都去。”

宋金枝一发话,满儿高兴的又蹦又跳。

以前满儿傻乎乎的,不会说话,也不会听话,现在越来越好,跟其他相比,看起来顶多就是反应慢了些。

宋金枝看着虎头虎脑的小孙子,笑道:“带着满儿出去长长见识也好。”

乔氏脸上挂起了笑。

“好,我这就准备。”

说是准备,其实只是拿了根绳子。

拴满儿的绳子。

宋金枝把绳子抢过来,一把扔进屋里。

“就这么牵着走。你要是牵不了,就不用去了。”

陈守仓赶紧来打圆场,“二嫂放心,我到时候帮你看着些。”

乔氏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下去。

想起今天做了灰面馍馍,乔氏算好一人一个,正好带在路上吃。

锁好门,宋金枝才带着他们出门了。

一下子去五个人,就算小孩子不占位置,遇上黑心一些的也要收四文钱一个人。

算下来了,来去就得四十文钱。

太贵了。

“时间还早,咱们就走路去,来的时候坐个牛车罢了。”

乔氏不敢有意见,婆婆愿意带他们母子来已经很好了。

满儿跟长安两个人一路走一路玩,追追蝴蝶,扫扫叶子,也算开心。

累了,又坐下来休息会儿。

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是在正午之前到了杏林镇。

长安跟满儿走了一路,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有些累了。

经过路边叫卖糖水的铺子,又累又渴的两个孩子被这一阵香甜馋的走不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