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端阳, 临近五月中旬的时候,天地一片蒸腾,热气直逼五脏。在白日里,唯有清晨, 方能贪得一丝凉意, 静听风吹竹梢, 蝉鸣声声。

宝因辰时进完食, 倚着隐囊看张芝的碑帖,忽眼皮一跳, 鼻尖也萦绕着那熟悉的苦味,待瞧见红鸢端来的漆碗, 她眉头拢蹙着, 又往别处去打量着。

红鸢看出女子的心思, 笑道:“大爷带着大娘子、二郎去书斋进学了,特意嘱我要盯着您把药给好好喝掉。”

宝因默然颔首,她近来心绪虽有好转, 但因在月子里哭得太多, 以致头痛不减, 更是容易发梦,日日都要喝着药, 闲赋在府中的男子便亲自教授家学, 加之林真悫总爱粘着姐姐,想到他下月快满三岁,正好提前先开开蒙。

林圆韫也是三岁的年纪开始跟着她涉猎乐府辞赋。

她边想着, 边搁下碑帖, 要伸手去拿那碗药汤时, 红鸢又赶紧叫人端来一小碟子包有内馅的蒸饼, 在女子开口之前,先说道:“大奶奶早食就只用了几汤匙的胡麻粥,何况又过了这么久,脾胃早便没什么东西,要就这么喝药,只怕胃经会被药性烧坏,大爷吩咐您在喝药前,还得盯着您再吃些才成。”

宝因不说一词,想到那个男子说什么满月就能见到孩子的话,可过去一月有余,孩子再有十来日也就要满月,什么都没瞧见,每日就净会用这个来哄骗她喝药吃饭。

可人不就是靠无数个虚妄才撑下去的。

神是虚妄,佛是虚妄,他的话也是虚妄。

百转千回过后,心中为被哄骗所动的气仍未消散,她捏了个白软的蒸饼,张嘴咬下一小口:“吃了。”然后径直喝了药汤。

见那个蒸饼连内馅都没被咬破,又见女子眉眼挂着冷霜,红鸢缄言,蹑手蹑脚的把漆碗和卷叶盘端了出去。

宝因看着侍婢离去的背影,只觉自己刚刚那番动气实在是无趣得很,心里明明知道并不是男子的错。

随后她收起碑帖,起身出了内室,站在堂前阶上,听着仆妇做事闲聊,看侍婢玩心四起惹怒洒扫婆子,全都那么鲜活。

她仰首,举起纨扇遮在眼睫之上,透过细绢面瞻彼日月,思绪悠长。

林真琰,是他为那个孩子取好的训名。

瞻,是小字。

望日一长,在快渐生眩晕时,一声“五姐”唤回女子。

宝因看过去,发现是谢珍果走在长廊上,她轻轻笑着,年岁好似被叠在了一起,那时自己刚怀上林圆韫,十姐跟着范氏来探望她。

当年雀跃如停在莲花上河喜的十岁少女,今日已嫁作人妇,垂下的发束挽成了高髻,不再有额发,露出宽宽的额头,每一步都行的稳重端庄,亦不需母亲在旁教导。